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设题的十大“探”点(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广清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几乎在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上全面开花。命题人稳中求新,在2009年“主题”“观点”等“探究点”的基础上,新增“体验”“比较”等“探究点”,拓宽了命题视野。综合2010年高考18套试卷,我们归纳出以下十大“探究点”,供考生参考。
一、体验式探究
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考题呈现】(2010年北京卷第19题)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相关语段】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季羡林《海棠花》)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成长记忆”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与“读过的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每个人对心理距离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独到体验,有相关的记忆积淀,有不同的阅读视野,答案不求统一。可以从成长记忆出发来谈,比如写自己远离家乡求学,因怕冷,母亲送了一个热水袋给我,随着对新环境陌生感的消失,思家念亲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冬天拿出热水袋使用,忽然觉得母亲原来一直就在自己身边,热水袋就成了情感慰藉的载体,缩短了现实的距离;而从文学作品来谈,可谈对父爱或母爱的认知过程,一开始不理解亲情,读了文学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想到平时父爱或母爱的点点细节,顿悟、领会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一下子消除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隔膜消失了,亲情复原了;等等。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心理距离,只要心灵得到慰藉,或得到情感寄托的载体,天涯也就如同咫尺(文中由于海棠花的出现,激活了自己的记忆,思乡之情得到排解,虽然身在国外,却心在祖国)。
二、比较式探究
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而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因此,将“比较”作为探究点引导考生借助内引和外联进行探究,可以检测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考题呈现】(2010年上海春招卷第12题)结合作者在雾中的感悟,简析《荷塘月色》中月夜下的荷塘对朱自清的意义。
【相关语段】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我在大雾里醉着走,……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地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铁凝《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解析】文章写自己在大雾中“稀奇古怪地走”,写自己的得意忘形,实际上是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心灵自由。而朱自清先生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月下荷塘独自漫步,获得了片刻的自由与宁静,这就使两者具有了比较点。
【参考答案】朱自清独处在月夜下的荷塘边,获得了心灵上片刻的自由与宁静。这与大雾使作者获得心灵的自由类似。
三、意蕴式探究
经典作品往往意蕴丰富,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传递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此类探究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要求剖析文本,与作者商榷,重构文本的新义,从而实现阅读的探索和创造。
【考题呈现】(2010年江苏卷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相关语段】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阿城《溜索》)
【解析】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可从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思维的触角要伸向作品是否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否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等。
【参考答案】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四、寓意式探究
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寄寓意识,比兴即是寄寓的途径。自古以来,在文人心中有着深厚的忧患意识,而其间需要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于是出现了寄寓意识。文学作品中某一形象常常有丰富的寓意,需要考生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探究。
【考题呈现】(2010年江西卷第18题)“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相关语段】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
【解析】要从文中关键句“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及“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来推断。
【参考答案】寓意:①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②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
五、见解式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这种题型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地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考题呈现】(2010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相关语段】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第二日他再去……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他洗的时候……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生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生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是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编辑 文 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4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