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美”为原则的创造性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许渊冲和庞德两位文学巨匠,都对中诗英译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译诗理论,本文通过对他们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译诗都是以美为原则和追求的创造性翻译;他们的创造性翻译观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其文化背景和美学目的。
  关键词:译诗;美;创造性翻译
  
  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巨匠,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他们的诗歌翻译都可谓硕果累累,其中许先生翻译的《楚辞》被誉为“英美文学的高峰”,而庞德的译著《华夏集》(Cathay),包含19首中国古诗,在英美诗坛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意象主义的代表作。他们两人在进行诗歌翻译的同时都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主张,本文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翻译理论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又有创作方式和原则上的相通之处。本文认为他们的翻译理论都是以“美”为原则的创造性翻译。
  
  一、以美为最高原则的译诗
  
  许渊冲先生认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译诗是创造美的艺术,所以他提出了“三美”的译诗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鼎足三分的。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第二,形美第三。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首先可以不求形似,也可以不求音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为了传达原文的“三美”,译文的“意似”有时只好浅显些。也就是说,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求美。
  庞德把自己“诗艺的最终成就”写成:1、描绘我们看到的事物;2、美;3、脱离说教;4、重复一些他人写得较好、或较简洁的东西是好的写作方式。
  由此可见,“美”是庞德诗艺的最终成就之一,是他译诗的标准之一。
  庞德也是非常看重传统的,他说:“传统是一种我们要保存的美,而不是一套束缚我们的镣铐。”在庞德看来,传统自远古就有,很难确定其具体日期。在传统文化中,最令庞德关注的是希腊诗歌和普罗旺斯诗,从希腊诗歌几乎诞生了‘古代世界’的所有诗歌,从普罗旺斯诗几乎诞生了所有现代诗歌。庞德还将诗的传统置于世界文化之中,将英语诗的发展与埃及诗、中国诗和日本诗联系在一起。
  庞德作为意象派和漩涡派的代表人物,十分注重意象的塑造,他在《诗刊》上发表的《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首先指出:“一个意象是在刹那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的许多意象主义诗篇都是采用出人意外韵名词意象的结尾,以达到瞬间所诞生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效果,增强读者的联想力与诗的开放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塑造了最贴切的、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美的意象。福特.马多克思.福特称赞说:“《华夏集》的诗篇具有至上的美,诗是怎么样,他们都做到了”。
  
  二、创造性翻译
  
  许教授从郭沫若提出的“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中取了一个“创”字,从自己提出的“发挥译语优势”中取一个“优”字,从傅雷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中取一个“似”字,“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文学翻译理论。简单说来,“三美”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三化”,是方法论,“三之”,是目的论,“艺术”是认识论。而“优”则是“三美”合而为一的本体论,“创”是“三化”合而为一的方法论,“似”,是“三之”合而为一的目的论,“竞赛”则是包含在“艺术”中的认识论。可以说,这十个字不仅是许渊冲教授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高度而又精辟的概括,也是他进行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所遵循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
  关于“优势竞赛论”,许渊冲认为,创作和翻译都可以比作绘画,创作以现实为模特,所以翻译就不能只以原作为模特,而要以原作所写的现实为模特。两种不同的文字要表达同一内容,总有一种文字表达得好一点,一种差一点,或者两种文字不相上下等三种可能。表达得好一点的就处于优势,差一点的就处于劣势,不相上下的就处于均势。一般说来,原文多占优势,很少占劣势,译文却一般占劣势。西方文字之间差距较小,做到均势比较容易,中西文字之间差距较大,要做到均势就不容易。因此,译者要扭转劣势,争取均势,尽量发挥优势。这就要求译者发挥创造力,挖掘原作内容所有而形式所无的深层含义。许渊冲译论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他的优势竞赛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可以说是他整个译论核心,要达到三美必须发挥优势,可以运用三化的方法,发挥了优势的译文,可以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和原作竞赛甚至胜过原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优势竞赛论”的核心实质上是译者以“美”为指导原则和追求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翻译。从他对柳宗元的《江雪》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创造性翻译观:原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是: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 cloaked man in a boat, 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原诗的“绝”与“灭”在许译里创造性地被ni曲t和sj异ht巧妙而又合辙押韵地替代。这两个英文单词用得极为传神达意。可以说,许译在音韵和意义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不难看出,许渊冲用完美音韵巧妙而雅致地表达了原诗的风格。第一行和第二行对仗工整,并且所有名词均使用单数形式,登峰造极地表现了原诗作者刻意追求的那种宁静与禅意。我们可以看出,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通过等化、浅化和深化这些方法求真求似,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取得了与原文形似、意似和神似的效果,他的创造性翻译既强调音韵等形式上的创造又注重于内容和原诗意境的创造。在这一点上他与庞德有相异同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庞德的创造性翻译观集中体现在他的著名译著《华夏集》中。T.S.艾略特称“庞德是我们时代的中国诗歌的创造者”。叶维廉先生说:“《华夏集》作为翻译可以看作一种再创造,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能期望找到所有细节(包括联想意义,地方风味,修辞趣味)的再现,相反我们发现‘基本诗篇’以透明的细节保留着,这些诗篇在意义上与原文有不同之处:某种字面的细节要么被取消,要么被改变,原来的地方色彩做些修饰或者甚至改变来满足英语读者的理解,某些典故被去掉以便读者免受注解之苦。”叶维廉先生的分析很好地诠释了庞德诗歌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创造性的翻译

理念,庞德的前期诗歌中还有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的内容,有些是根据原诗的翻译而改写的,有的是借中国的内容而发挥自己的创作,不过这些诗都带有意象主义诗歌的特色。庞德译的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突出地表明了他翻译诗歌的艺术原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庞德的译诗为: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长江别)
  Ko - jin goes west from Ko- kaku - to,
  The smoke -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
  reaching heaven.
  这首译诗显然没有拘泥于原诗的韵脚等外在的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翻译,它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亦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西方读者可以透过诗中突出的语言意象了解到异域文化,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中国古诗这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特点在他的译作中表现得很充分。”同时,通过创造性翻译,译者充分发挥了目的语的“优势”,以“美”(包括形式美和意境美等)为原则,实现了其翻译艺术追求。
  
  三、创造性翻译观的文化背景和美学目的
  
  早在1984年,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许渊冲教授就提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有来有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况且,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翻译高峰对外国科学技术以及文学的译介相比,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明显滞后,事实上,所谓的语言沙文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文化自恋倾向与文化帝国主义仍然存在于翻译领域;英语常常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而有些“低等的”语言很少被翻译成英语。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也许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其他诸如发行额,民族意识和双边政治关系的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渊冲教授选择了翻译中国古诗――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最大最持久的贡献之一――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换句话说,许渊冲教授之所以选择中国古诗是因为他将目标定位在了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使得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许渊冲教授对于具体诗歌的选择标准,在更大程度上不但与原诗作者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其个人的经历与爱好密不可分。
  庞德翻译中国诗歌的目的:第一,寻找拯救社会弊病的良药。庞德有感于西方社会步入20世纪之后所出现的危机和各种矛盾的日益激化,作为一代思想家,他总是寻找拯救这些弊病的良药,他把大学看作改造西方社会的一种主要武器,他在1937年写道:“如果我的《大学》译本是几十年中所作的最有价值的工作,我只有期待读者来发现,因为每个人都会发现其对‘现代世界’的价值。”他继续说:“我们西方人需要从《大学》的第一章开始,不仅仅是给我们的伦理或者我们的思想偶尔补充一点。这章里根本不会推翻西方人所认为最好的东西,而西方人事实上已经最大程度上摧毁西方最好的思想。官方的基督教是污水沟,天主教走向了虚无――整个的西方理想主义是一片丛林,基督教神学也是一片丛林。要想把这片乱七八糟的丛林削出一点秩序来,没有比《大学》这把斧子更好的了。”
  因此,他把复兴欧洲文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去发现,他说:“上个世纪重新发现了中世纪,有可能这个世纪在中国发现新希腊。”鉴于此,他的文学生涯中重要部分就是翻译《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
  其次,应合他所领导的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要求。庞德得到费诺罗萨的手稿时,正是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从费氏手稿中他发现中国诗所注重“意象”、“神韵”、“简洁”、“音乐”等主张与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的诗学观不谋而合,中国文论强调“含蓄无垠”的境界,这些思想与庞德的主张是相通的,所以庞德说道:“中国的诗人们把诗的实质呈现出来便很满足,他们不说教,不加陈述。”《华夏集》中选择的大多是表现愁思离苦的诗篇:《采薇》和《胡关饶风沙》的战乱苦;《长干行》和《玉阶怨》的怨妇愁;《别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人蜀》是朋友离别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怀旧绪――这些哀愁离恨、厌战愁时的主题可以震撼欧洲人的心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一年后庞德的《华夏集》出版,这部作品无疑是欧洲人心灵的最好写照。
  
  结语
  
  通过以上对许渊冲和庞德的译诗理论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译诗过程中都把“美”作为最高标准,提出了创造性翻译的理论;然而他们创造性翻译观却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美学目的,许渊冲是为了文化交流,让西方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庞德是为了领导诗歌的意象主义运动,也是为了寻求拯救西方社会的良药。他们两人的诗歌翻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伟大贡献,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