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是过去和当前相关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地方课程建设的政策入手。从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当前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政策调整幅度过大、政策资源匮乏、政策执行主体尤其是教师地方课程建设能力不足、政策配套措施缺位等问题。采取渐进式的地方课程建设方式、营造全社会支持地方课程建设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建立科学的地方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中学;地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41-03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地建设地方课程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但是,“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地方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还显得相对薄弱,许多认识还比较模糊,实际操作还有不少的困惑。因此,地方课程建设还亟待加强”。在地方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更为薄弱,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的地方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和对策。
  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看,当前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去和当前有关地方课程的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因此,解决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问题,要从地方课程的政策(包括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人手。鉴于此,本文从地方课程政策的视角出发,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分析农村中学在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政策学理论,影响教育政策效果的因素有政策本身的质量、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环境、政策资源和政策评价等方面,。这些构成本文政策分析的具体视角。
  
  (一)政策质量上,《纲要》调整幅度偏大
  任何政策都是通过调整政策对象的行为方式来实现政策目标的。按照调整的幅度,调整方式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采用激进式还是渐进式的调整方式主要取决于政策环境。农村中学面临着物力与人力资源匮乏、社会理解和支持有限、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不利因素。根据政策环境,地方课程建设应采用渐进式的政策调整方式,而《纲要》的实施却采用了比较激进的调整方式。《纲要》从颁布到全面实施,初中教育阶段只有3年时间,高中也只有5年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全面有效实施的要求。加之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化,这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农村中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纲要》的要求,从而对地方课程建设缺乏信心。据教育部调查,只有5.6%的教师对新课程有信心,高达44.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受到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实现。有些地方即便开设了地方课程,其质量也无法保证,实质上是“新瓶装旧酒”,根本无法实现地方课程的政策目标。
  
  (二)政策主体上《纲要》执行主体尤其是教师缺乏地方课程建设能力
  《纲要》的执行主体包括地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师是地方课程的最终承担者、实践者和落实者,所以地方课程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建设地方课程的能力。地方课程的建设包括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教材的编写、教材的试用、教材的审核等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这是地方课程建设的瓶颈。而挖掘与开发地方课程教学资源的要求主要包括了解地方、具备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和提升能力、具有逻辑整理能力。由此可知,农村教师必然要成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农村中学教师素质不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与提升能力。根据有关专家对7省16县(区)教师的调查,高达88.2%的教师回答不具备新课程建设的能力;有41.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素质低”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部分素质较好的教师,即使具备了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其提升课程资源的能力也难以满足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三)政策资源上,《纲要》实施所需的资源缺乏
  政策资源是《领要》顺利执行的基础性条件,其包括《纲要》执行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物质资源而言,相对于城市中学,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没有任何基础,更需要有相关的硬件作保障,对信息技术、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农村中学经费普遍有限,无力满足地方课程建设的经费需求。据笔者对皖西南某县几所中学的调查,大约95%的农村学校反映现有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尤其是缺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地方课程必需的教学设施。在人力资源条件上,地方课程建设需要大量具备地方课程资源挖掘、提升能力的教师。尽管农村中学教师的学历文凭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普通文凭比例偏少,绝大多数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地方课程建设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四)政策执行上,基于利益的考量,相关主体违背《纲要》的基本精神,扭曲执行
  以教材改革的目标为例,地方课程教材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教材的多样化,鼓励优质教材的竞争,防止低水平教材的重复,为地方课程的建设提供优质教材,这也是地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由于地方教材量大面广,即使是薄利,也有丰厚的收益,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利益的考量,把地方课程教材的改革当作逐利的工具和手段。一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地方选用指定的教材,否则减少划拨相关经费;有的则指定编写部门和出版社;等等。某校领导说:“选教材时根本见不到教材,只是在限定的书目上画勾,表面上看教材选择好像来自基层,实际上学校一点权力也没有。”教材出版与选用是地方课程建设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成败。而在一些地区,《纲要》执行主体把严肃的教材选用与出版工作利益化,致使教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无疑阻碍了农村地方课程的建设。
  
  (五)政策配套措施上,《纲要》配套措施缺位或进展缓慢
  地方课程是一项新事物,客观上需要有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以《领要》为核心,各项政策彼此配合、协调,形成地方课程建设的政策链,以推动、促进地方课程的建设。但遗憾的是,《纲要》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或相关政策进展缓慢。首先,地方课程评价体系缺位。农村中学缺乏与地方课程

建设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使得承担地方课程建设的教师心存顾虑,无法全身心投入地方课程的建设。这种情况下,即使少数教师有承担地方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在评价体系前退缩不前,使得地方课程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其次,推进地方课程建设的职称评聘制度缺位。尽管各地制定了推进地方课程建设职称评聘的具体政策,但实际上政策已彻底虚化,这无异于衔接政策的缺位,使政策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最后,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相衔接的政策进展缓慢。根据《纲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但直到2009年,只有10个省出台了相关政策,滞后于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二、解决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开发问题的政策建议
  
  针对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缩小《纲要》调整幅度,采取渐进式的地方课程建设方式
  首先,在时间上避免“一刀切”。尽管农村中学教师普遍缺乏地方课程的建设能力,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与城市周边的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使得政策的物质基础、信息与教育观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中学地方课程的建设上应有先有后,不能“一刀切”。其次,延长教师的适应期。最后,谨慎对待试点经验。新课程全面实施前的2003年底,全国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区共计1642个。如果这些实验区有代表性,且没有特殊的政策,其成功的经验无疑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但据调查,实验区的代表性并不强,不少地区有特殊的政策。所以;在实验区成功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区,我们在借鉴这些经验之前要认真分析各地实际情况。
  
  (二)加强《纲要》政策宣传,营造整个社会支持地方课程建设的文化氛围
  地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结合农村实际和不同的对象,切实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宣传力度。首先,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要重点宣传地方课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其次,对农村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宣传的重点应是地方课程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考、高考中的意义。最后,对农村学校来说,可重点宣传地方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结合高考、中考改革以及个人通过地方课程成才的典型事例,让学校领导和教师明白:无论是对学校的升学率,还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地方课程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宣传,可以使大家了解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必要性,营造地方课程建设的文化氛围,为后续地方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教师是地方课程建设的主体,合格的教师是地方课程实施的关键,因此切实加强和完善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地方课程建设的迫切任务。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鉴于从事农村中学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过多,培训周期长,对从事地方课程建设的教师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重点应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地方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其次,要完善培训方式。除必要的理论讲座外,培训应以典型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录像、名师示范、互动研讨、案例教学分析等方式为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举办相关的校内外教研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为教师参加跨县、市的地方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提供资助。
  
  (四)完善《纲要》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建立科学的地方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
  既然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地方课程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政策在体现自身特点的同时,就应对地方课程和国家统一课程一视同仁,以激发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与地方课程相关的考试制度,考试、考察、课堂讨论要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构建地方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按照《纲要》的要求,切实把地方课程建设和招生、职称评聘与考核制度衔接起来。可喜的是,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已经将课程改革与高考结合起来,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含金量大的非选择题方面,试题紧密联系了地方特色与社会现实,如广东卷第40题(南方雪灾)、41题(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传统贸易企业的影响)等。2009年,这一范围增加到了十个省(区、市)。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期待,高考和地方课程的衔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是,地方课程建设和职称评聘与考核制度的衔接还有待加强,初中地方课程与中考的衔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加强地方课程及其建设的研究工作。地方课程建设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地方课程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建立在对地方课程全面、准确的认识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研究。其次,规范地方课程实施的过程。对于教师的选用与培训、教材的遴选、地方课程的推广应有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切忌操之过急。最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督导工作。由于主客观原因,人们在开展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偏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地方课程建设准确定位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8-01―14(5).
  [2]白中军,农村课程改革之现状[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49-52.
  [3]李泽宇,农村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教育科学,2007(2):29-31.
  [4]周小虎,王玲。论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指向[J],教育科学,2006(1):9-12.
  [5]梁杰,赵小雅,义务教育课改由实验进入推广阶段[N]冲国教育报,2003―12-02(2).
  [6]张新强与课改衔接:新课程高考新意迭出[N]中国教育报,2008―11-12(6)。
  
  (责任编辑 余丽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