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管理内涵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区域内教育发展差异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解决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问题,则显得更为重要。鉴于此,越秀区结合实际,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从区域和学区两个层面入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各学校发展提供平台,提高了区城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均衡发展;学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8-002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从“人人有学上”发展到“人人上好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仍然存在,人人享受良好教育的目标还得不到实现。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就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解决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问题,则显得更为重要。鉴于此,越秀区结合实际,构建学区管理模式,整合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强强联手”“强弱扶持”“优势互补”,使强校更强,弱校变强,缩小学校间发展的差距,大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提升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与公平发展。
一、学区和学区管理的内涵
(一)学区的内涵
学区是区域教育机构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将不同层次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所学校组成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及共同发展的协作体,是为居住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位。
学区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学区是一个教育协作管理单元。学区是最基层的教育管理单位,它受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加强对各校的协作管理。第二,学区是一个教育资源优化单元。学区受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负责辖区内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资源优化。第三,学区是一个为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元。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儿童可在学区内的学校入学。第四,学区是一个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活动的协作单元。学区受区(县)级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机构的委托,负责辖区内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活动的规划与开展。
(二)学区管理的内涵
学区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为界线,以地域内所有教育资源为内容,由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机构、学校共同组织策划的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人才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机制。在层次上,它处于“区”和“校”之间;在内容上,它处于“区内全部教育资源”和“校内单一教育资源”之间;在组织上,它处于“行政”与“民间”之间;在管理上,它处于“区内条块化管理”和“校内综合化管理”之间;在发展上,它处于“共同”与“特色”之间。
学区管理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效益最大化,它是以获取最大效益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人、财、物、信息资源的调整与共享;第二,结构最优化,它强调基础教育体系内部的纵横逻辑联系与结构优化;第三,管理组织扁平化,它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区内大量的硬件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异地使用;第四,成本最低化,学校工作并未增加新的管理机构,学区工作组也是以会议的方式进行;第五,特性一体化,学区内的学校管理共系、规则共守、资源共享、人才共助、教科共谋、研训共办、评价共促、发展共进。
学区管理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从纵向上看,它强调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基层单元,保持从学前、小学、初中到高中、职业教育等教育链条的连贯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从横向上看,它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优质发展”与“特色发展”,学区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教育硬件资源(体育设施、教育与教学场所)和教育软件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上可以充分共享,更可以共享各自的课程资源,使得以往的校本课程真正能够成为学区课程,从而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广州市越秀区学区管理模式的操作
(一)区域层面的操作
为推动学区建设,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州市越秀区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彰显特色”为理念,以校本发展为主体,以主任学校为主导,以整合资源为主线,以均衡发展为主题,在辖区内实施学区管理模式。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建立学区管理体系
学区管理体系由区级、学区级和校级三级管理构成。第一级管理由越秀区教育局学区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组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区教育局局长、发展科、人保科、综合科、督导室、教育发展中心和信息中心等科室和直属单位组成,其职责是总体规划学区建设工作,协调各项目组及学区工作组开展工作。项目组由“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硬件资源”和“实施保障”四部分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各项目的实施与行政管理工作。
第二级管理是学区管理的中枢――学区。每个学区下设一个由各校校长组成的工作小组和办公室,来共同负责研究制订学区建设总体规划、学区资源配置计划、学区运行评议,组织落实各项工作等。同时,将区教育发展中心和区信息中心设为业务指导部门,以更好地指导学区的教学、科研、培训和平台管理工作。
第三级管理是学校。在校长领导下,学校分管具体工作的人员按照学区制定的资源配置计划,输出或接收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等各类资源。同时,校长可将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区工作办公室,并定期对本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内涵发展提升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总结和上报。
2 建设学区管理平台
学区资源共享平台由学区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和学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学区资源共享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越秀区学区建设基础平台、越秀区学区化管理信息系统、越秀区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学区化教与学积分与辅助招生系统;学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学区专业设施与师资调度系统、学区跨校选课与学分管理系统、学区校际图书通借通还系统、学区主题教育资源平台、学区名师课程共享平台、学区学生校际协作学习平台及研究性学习平台等。
3 形成学区管理机制
学区管理机制主要由硬件资源共享机制和软件资源共享机制组成。其中,硬件资源共享机制主要包括教学设施、运动场地等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学生跨校训练共享机制等;软件资源共享机制主要包括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名教师培养机制、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学区共同教研活动机制、课题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开放课堂机制、师徒结对机制、跨校专题报告机制等。学区管理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保障学区内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共享。
同时,越秀区还成立了学区教研组,要求各学
科教研员在完成区域性学科指导任务的前提下,深入各学区教研组指导备课、备考、教学研究和质量监控等工作。这些实践操作为各学区搭建了合作发展的平台,实现了学区内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学区内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二)学区层面的操作
小学第一学区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一个片区,学区内的十所学校中省一级学校就占50%,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鲜明突出的特色及教育优势。该学区拥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但教师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多数集中在省一级学校,学区内有些学校规模过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发展。为解决阻碍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该学区积极构建学区管理模式,成立学区工作小组,学区内十所学校共同努力,力争办好每一所学校。
第一,实行模块管理。工作小组下设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邻近学校两两协作”,由铁一小学牵头,负责学校文化建设,开展的内容有绿色学校创建、团体心理辅导、体艺科技教育、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文化。第二模块是“科研课题集群联盟”,由培正小学牵头,负责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联盟及学校教育管理研究联盟,开展的内容有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信息资源有效应用。第三模块是“学科名师辅导交流”,由东山实验小学牵头,负责学区学科教研、学区教师培训,开展的内容有同伴结对、联合培训、开放课堂。
第二,形成共同愿景。学区共同的愿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实现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构建学区管理“协作联盟模式”,以邻近学校两两协作实现教育优势互补,以科研课题集群联盟形式实现办学特色发展,以名师辅导组为龙头引领各校学科带头人,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共同提高;二是共享发展平台,以人的发展为本,尝试共建学区教育特色文化,构筑学区内各校学校文化合作发展的平台;三是实现均衡发展,探索学区软件资源共享及有效应用的策略,建设并形成各类稳定的学区内学校学习共同体或研习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操作中的困惑与发展建议
目前,越秀区学区管理模式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促进了区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学区内中考和高考成绩向均衡发展、学区优势人力资源向区内其他学校辐射、学区内学习资源向共享发展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第一,学区主任与学区内其他校长关系的困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区主任由于没有行政管理权,很难调配学区内学校校长分工完成学区研究任务,出现了校长不配合完成工作的现象,最后导致学区工作只能由学区主任所在的学校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建议:要建立学区主任与学区校长的组织管理机制,协调好学区主任与学区内其他校长的关系,使学区主任对本学区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发展措施能够在学区工作组中得到组员的认可与落实;同时,通过“学区管理”研究,提升区域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支管理水平高、改革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研究水平高、执行能力好的校长队伍。
第二,学区助理与学区管理员关系的困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区助理较难指挥学区内各学校管理员的工作,而学区内各学校管理员的工作仅停留在网上上传一些学区工作安排,其研究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利于“学区管理”研究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学区助理与学区内学校管理员的组织管理机制,明确学区助理与学区内学校管理员的管理关系及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学区助理的理论与科研方法培训,使学区助理有能力组织好学区系列研究活动,统筹安排本学区承担的研究任务,为“学区管理”研究提供有学术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同时,通过“学区管理”研究,为区域教育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质量好、研究能力优、综合素质高,运用教育政策为区域教育寻找和创造发展空间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第三,学区发展与学区内学校发展关系的困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区内学校缺乏“我与学区共发展”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学区发展对学校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在研究层面上参与学区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建议: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将学区发展与学区内学校发展捆绑起来,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增加校长的改革意识,提高校长把握、规划学校发展方向的能力,拓展学校的发展机遇,实现学区发展带动学校发展和学校发展促进学区发展的目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第四,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关系的困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校教师参与学区建设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学校发展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师在研究层面上参与学区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建议: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将学校发展与学校教师发展捆绑起来,以“名师培养工程”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实现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