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上的视而不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所产生的课堂现象纷繁复杂。对此,有的教师能洞察入微,因势利导,有的教师却不明就里,视而不见,错失宝贵的教育机会。
  在一次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上,教师先示范如何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牙签取自己口腔的上表皮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随后让学生自己实验时,有一小组相互推诿,没人愿用牙签刮自己的口腔黏膜,最后只好用“剪刀、石头、布”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幕上分显眼,不可能逃过教师的视线,但教师却视而不见,始终只在其他小组巡视,直到下课也对此事只字不提,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在公开课上出现这样的插曲,教师即使不觉得意外,也会感到尴尬与不快,选择视而不见,显然是不想引人注意,以免招惹更大的麻烦。课后笔者询问该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做实验时,他们有的说黏液很脏,有的说担心牙签弄伤自己。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并非诚心与教师作对。教师若能探明缘由,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行为展开讨论,其所受到的科学精神教育,将是连教师也无法预料的。若教师选择回避,则无疑丧失了生成这种教育的可能。
  从实际来看,教师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他们的经历表明,课堂意外情况虽然“刺眼”,但相对整节课只是“小节”,回避了也无伤大雅,至多给课带来美中不足;反之,若强加干预,学生较起真来,可能会导致局面失控,把课上砸。由于别无良策,他们自然认为回避比干预高明。这种认识属于教师的个人经验,缺乏深入反思,需要接受理论知识的审视。在传统的教学观看来,意外现象的处理不管采取放任还是强制,都意味着教学是课程的实施,须遵循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课堂意外现象被看作妨碍教学进程的突发事件,需要预防和消除。这种教学观实际上是基于二元对立思维与技术理性取向,将课程与教学二分,使教学成为课程的机械实施,不利于师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事实上,从关系思维来看,课程并不是外在于教学情境的文本,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经验;教学不是外在课程的被动实施,而是具体情境中的师生交往与建构。由此,课堂上的一切现象无论意外与否都属正常,教学就是这些现象的产生并生成为一系列事件的过程。
  从课程是教学事件的角度来看,课堂上的视而不见更隐蔽、更普遍。许多日常课堂现象由于不显眼,难以引起教师的警觉,本可以转化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却在教师的无意识中错过了。例如,在一次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的数学课上,教师通过茶叶筒等实物展示圆柱,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后,问学生如何判断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否相等。少数同学发表了看法:在圆柱的上、下底面分别作两条垂直线,看两条线段是否平行或相等;测出上、下底面的半径,计算两个圆的面积是否相等。看到同学们的点子不多,教师追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茶叶筒的一个底面放在白纸上,画下底面的大小,再把茶叶筒倒过来覆盖在上面,看是否重合,重合就说明相等。”教师肯定这个办法的确简单,表扬该生后,课继续进行。与前面两种办法相比,该生的办法似乎要省事一些,只需颠倒一下茶叶筒,不用测量、计算这么麻烦。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求建筑物圆柱的上、下底面积,如果也采用颠倒的办法无疑是荒唐的,还得用测量、计算的办法来解决。教师若能觉察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简单,学生也许会意识到数学的性质与作用:测量、计算与颠倒茶叶筒虽然都解决了问题,但性质不同,前者是数学思维,后者是日常思维。课后笔者与任课教师交谈这个问题,该教师表示当时只顾表扬学生的不同看法,没想这么多。
  显然,要看见并看透日常课堂现象,生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与策略都是一种挑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