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耀灿

  摘 要: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要求我们加强研究,为其提供学理支撑。在探讨志愿精神的文明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并对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八点建议。
  关键词: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01-04
  
   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效应和重大影响。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正在深化,理论研究也在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方兴未艾,思想理论工作者加强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为其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志愿精神的文明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志愿精神的文明起源
   一些学者认为志愿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慈善文化和西方的宗教精神。16世纪中叶,一些从欧洲来到北美的移民,为了反抗宗教迫害,他们互相帮助,克服各种困难,渐渐形成了群体精神和利他精神。19世纪初,最早的志愿者活动在西方社会悄然兴起,后来发展到许多国家。
   志愿者在亚洲、港台地区多叫“义工”。开创性、标志性人物是南斯拉夫的德雷莎修女(1910-1999),她于上世纪40年代从南斯拉夫来到印度办贵族学校,由于高度同情印度的穷人,于1948年毅然离开住了二十多年的天主教修道院,脱掉修女道袍,深入到加尔各答赤贫人群中,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义工生涯,致力于解除贫困,还开办了临终关怀院,坚持为垂危病人擦身子,亲自搬运尸体。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世界上许多志愿者来到加尔各答参加到她的义工行列,一些有钱人也隐姓埋名地去做义工。作为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曾于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笔者认为,不只是西方、国外真正的宗教,而且包括中国的真正宗教,都是慈善为本、贬恶劝善的。我们不必受西方把持志愿精神话语权的影响,如果谈起精神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等思想源流更为悠远。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仁者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思想都值得批判继承。当然,我们也要善于吸取世界一切有益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当今我国志愿服务所体现的志愿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统一,是助人与自助、手段与目的的统一的体现。
   2.志愿精神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响应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号召,持续开展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阶段。它培育了一代人,各条战线都涌现了大量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学雷锋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如美国西点军校都以雷锋精神教育训练军官。雷锋精神实质上也是志愿精神。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缓慢发展阶段。虽然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些领域、一些人群的道德滑坡,产生了“为个人主义正名”、“雷锋精神过时了”等争论。因此,志愿精神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90年当笔者访美时,见到美国大中学校里和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非常盛行,但那时我们国内还未以“志愿者”的名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处于迅速发展阶段。1993年初,共青团中央首倡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995年5月团中央发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实施方案》。1998年8月团中央成立了“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35个省级志愿者协会,高校还成立了2000多个志愿者协会,加上一大批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基地、爱心组织,形成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中至少有491万志愿者前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规模在奥林匹克史上创下了新纪录,这一年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高潮,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目前,志愿服务活动正处于常态化、持续发展的阶段。志愿者活动有着自发与自觉并存、分散与组织共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大规模与常态化相结合等特点。如山东苍山县一批80后、90后青年通过QQ群自发建立起“苍山慈善义工联盟”,他们热情高涨、活动丰富,成员已发展到300多人,得到该县各界的支持和普遍赞誉。
   二、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基本特征
   1.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
   志愿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不受名利驱动、不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参与社会生活和公益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体现出的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崇高伦理精神。
   简要地说,志愿精神就是自愿从事各种社会公共服务活动、对社会对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有的同志认为志愿服务与慈善捐款有本质区别,强调志愿服务的亲身实践和直接体验。这虽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慈善活动含义更广,可包含志愿服务;有的志愿者组织也称自己为慈善组织,如前所述“苍山慈善义工联盟”;有的称自己为慈善志愿者,如陈光标不仅经常捐款济困,而且也亲身实践,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带着大型挖掘机赶去灾区,亲自救人。许多慈善捐款还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应更多地看到慈善活动、大爱精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奉献、共同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信念。我国把它简炼地概括为八个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本质首先是奉献。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不求回报的情况下参与的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所有活动,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动人的友爱精神。提倡志愿者珍爱生命,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友爱无碍,平等尊重,这就是友爱精神。这种友爱跨越了国界、种族、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分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也付出爱心、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生命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世界更美好。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境界的早日实现。
   2.志愿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性。志愿精神无不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通过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维护,在人道主义实践中、公共服务实践中体现出这一精神。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动的体现;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产生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第二,自愿性。发扬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自觉自愿的。他们具有觉悟、理性、激情,心甘情愿,以此为荣、以此为乐,没有强制性。
   第三,无偿性。志愿服务活动凭的是志愿精神,不取报酬,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志愿者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公益性。志愿精神支配下所从事的活动,是社会公益活动,不论是扶贫济困、救死扶伤,还是抢险救灾、义务劳动等等,无一不是为他人、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第五,组织性。弘扬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有组织的;不论是教会组织的,还是学校组织的、共青团组织的,都具有组织性。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起来力量大,组成社团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活动、持久地发展公益事业。在现代法治社会,志愿者都有登记、注册、培训等制度;离开了组织性,志愿服务活动不可能常态化、规范化发展,也不可能有效地培育、形成和弘扬志愿精神。
   第六,价值性。志愿精神具有人文价值、社会主义价值。生命价值、人道价值、道德价值,都是人文价值,这是志愿精神的共有价值。自愿从事非营利的社会公益活动是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的道德性的集中体现。志愿精神是伦理精神,是德性,是德行之魂。志愿精神支配下的行为、品德正因其无功利性驱动,才称其为美德。而当今我国的志愿精神除具有人文价值之外,还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因为它是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汶川地震救援和灾区重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亚残运会、园博会的成功,无不增强了志愿者们和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认为是扬了国威,为国争光添彩。可见,志愿精神源于人道精神,又高于人道精神,弘扬志愿精神,既是弘扬人道精神,又是弘扬主旋律。所以说,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是我国志愿精神的核心观念。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第七,融汇性。我国的志愿精神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精华汇聚融合的体现,是汇聚融合于一炉而成。它既包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借鉴汲取了国外的有益文化和志愿服务的某些运作方式。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关怀弱势群体、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是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衷共济”,“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仁者爱人”,这些传统美德文化是我国志愿精神的土壤,成为志愿精神的突出特质。我国由于过去民间组织、社团偏少,志愿服务多采取“党政支持,工青妇承办,社区运作”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道德建设的加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逐步发展。在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之后,我国为了巩固扩大志愿服务的成绩,正在加大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吸取“公民参与、社团运作、社会支持、政府委托和法律保障”的优长,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尽管“志愿者”提法是舶来品,但它是世界文明的精华和有益文化,我们借鉴后融入了中国特色,显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1.从四个方面看志愿服务的价值
   除上面“价值性”分析的志愿精神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主义价值外,还可从其它视角分析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方面分析其价值等。这里从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关系视角分析志愿服务的价值。从这些价值看,它们都具有育人的价值或是通过育人才能实现这些价值。
   从个体身心关系视角看,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的导向价值;从个人与他人关系视角看,具有优化人际关系的促进价值;从人与社会关系视角看,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价值;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看,具有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协调价值。
   2.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方面分析志愿服务的多种功能,如它具有补给社会福利、调剂社会分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等。这里重点谈谈它的育人功能。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属于复合型的社会实践,具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和实践育人、情境育人、体验式教育的显著特征,因而是培育和弘扬以“奉献、互助、团结、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强大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优良品德的养成教育功能、社会的道德整合功能两大方面:
   首先,它具有促进志愿者心理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和优良品德形成的养成教育功能。尽管志愿者在开展活动前和活动中都有学习、培训的显性教育,但更多地是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是知行统一的教育。
   一是促进志愿者品德认识提高的功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能提高对国情、社情民意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认识,对我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认识。这些认识许多是耳闻、目睹大量事实后形成的,因而体验深刻。这些品德认知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牢固思想基础。
   二是增强熏陶感染志愿者品德情感的功能。志愿服务活动本身便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情境式教育,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大情境中受到情景的熏陶、感染,品德情感迅速升华以至达到新的境界。他们在奉献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增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他们在大型活动(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庆典等等)中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这些健康的情感体验成为催生他们不断奉献爱心的强大动力。
   三是激发磨炼志愿者顽强品德意志的功能。志愿者在社会服务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甚至是面临舍己而救人的生命极限考验,他们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焕发了巨大的耐挫力,体现了顽强的毅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变得更加勇敢、顽强,大大增强了自已的适应能力和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
   四是坚定塑造志愿者品德信念的功能。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塑造和坚定人们的品德信念。品德信念是建立在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基础上的“合金钢”,是人们矢志不喻做好事的强大精神支柱。如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已有5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中西部地区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11个项目服务,其中四分之一(即8000人)服务期满选择了留在西部工作,献身西部开发,决心为推进共同富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是持久训练养成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功能。中国首善志愿者、道德模范陈光标从不间断志愿服务活动,汶川地震一发生,他便以最快速度带着几十台重型挖掘机开赴灾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援工作。“中国好人网”创办者谈方教授,面对媒体采访和关心的人问他当老师和做志愿者的关系时,他说,我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头脑,我做志愿者、办“中国好人网”是用践行科学理论的行动去感染人,教师到了年限要退休,志愿者作为好人事业永不退休,“生命不息,善行不止”。许许多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养成了崇高的道德品质,验证了毛泽东说过的话: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才是最难的。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养成了高尚品德,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已达到了“慎独”的自为境界。
   其次,志愿服务活动还具有强大的社会道德整合功能。其道德整合功能具体表现为优化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育人效果的倍增、连锁、拓展、放大等功能。它不仅使志愿者本人通过志愿服务“作奉献,受教育,长才干”,而且,受助的人们除了感谢、感动外,许多人都深受教育、感染,深深体会到“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在走出困境的同时,决心也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甚至还动员家人、朋友都来做志愿者,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优秀志愿者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如在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先进事迹感召下,武汉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数百个“吴天祥小组”,做了大量的公共服务、扶贫济困的好事,大大优化了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正如歌曲所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因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教育环境的优化,持续发展的志愿活动不断弘扬着志愿精神,大大促进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优良道德氛围的形成,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志愿服务有着如此强劲的育人功能,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9年7月中央文明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同时,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四、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我们不但要响应党中央、教育部的号召,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还要总结经验、探索机制创新、加强理论研究,一道把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的事业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了更好地培育弘扬志愿精神,必须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常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志愿服务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把培育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同培育弘扬志愿精神结合起来,这是根本。
   第二,将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道德模范的活动制度化,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等七家单位今年5月12日已正式公布首次网上评选出的百名优秀志愿者。形成制度才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多渠道筹措志愿服务基金和慈善基金。为志愿者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和改善交通、误餐补贴。基金筹措机制是重要条件。
   第四,促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如各类爱心社团、慈善社团、公益社团、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更为充分地发挥其道德整合功能。
   第五,注重法制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例如,明确志愿者组织的性质、地位、权利和义务,对慈善志愿者捐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对慈善基金的运作应做到透明,使捐助者明白,对因志愿服务而受伤和牺牲者给予医疗救助和抚恤等。民政部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遵循“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四原则促进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慈善事业的发展。这是法规保障机制。
   第六,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机制。建立健全各种志愿服务网络。适时发布志愿服务供需信息,动员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搞好活动的对口安排和统筹协调,以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效率效益,避免盲目性。
   第七,建立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志愿服务活动事前、事中的培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避免低效和无效劳动。
   第八,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由文明委牵头,协调政府服务、市场运作、志愿服务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合作共赢、良性运行,同时还要搞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 聂阳阳等.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践行与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 陆士桢等.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3] 谭建光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 李亚平等.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杨淑珍]
  
  收稿日期:2011-09-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研究”(11YJA710067)
  作者简介:张耀灿(1937-),男,广东南海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