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彦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的投入,使学生能在较丰富的积累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标为指导,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并有意识地融入其他综合性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以及过程、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教育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优秀的阅读材料,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必须有的放矢,明确读书任务。在选材方面,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以便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为宗旨,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提炼最纯质的东西。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时,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心志特点,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创造读书条件,安排读书时间。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引导和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兴趣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我们应遵循其规律,不能超越。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努力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掉字、不断句等;再读课文时,则要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进行质疑;细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不理解的词句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其意;精读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背诵精彩词句和段落。由此可见,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经历一个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的过程,必须将“读前想后,读后想前,边读边想,读细读深”贯穿始终。另外,在要求学生读时,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让孩子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最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第九册《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接着,我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草塘的美与物产的丰富,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在情境的感染之下,孩子们不由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草塘之中,尽赏草塘的种种神奇以及千般之美,从而生发出对可爱草塘的喜爱之情。这时,我再次激发学生边想象草塘的美景边朗读课文,学生自然能够读得有声有色,充满感情。
三、读有变化,形式多样;读有示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交流和讨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利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这也是新课标所极力倡导的阅读模式。读的形式主要有听读、默读、比赛读、分角色读、集体读、指名读、略读、浏览等,在读中培养语感,加强文学情感的熏陶,加强美的熏陶,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兴趣,教师应对课文中一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够唤起学生的美感的精美片段进行范读和导读,使他们掌握朗读技巧,知道重音、停顿、语气、速度、声调等在朗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力,感受语言的音蕴之美,真正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
四、扩大阅读,强化积累,善于倾听,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扩大阅读,强化积累,背诵大量优秀的诗文,从而积累语言和文化,提升语文素养,使之终身受益。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语文工具性、实际性和人文性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积累性阅读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学会“走进去”,还会“跳出来”,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真实的体验。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与讨论中认真倾听他们生动精致的阐述以及语文课特有的魅力,去完善学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教给他们观察、调查、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等方法,将其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阅读教学变新、变宽、变活。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以读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过程要不拘一格,教学方法要灵活高效,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读的训练,并且要有意识地融入听说写的综合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让课堂活起来,全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