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真知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静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近几年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它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非常茫然,不知道怎样上课。第一次上课,我就让学生跟以往上其他学科一样,进行满堂课的提问、讨论,没等下课,学生们就各个表情呆板,好像吸了毒品一样,让我更不知所措。下课后,我便和学生交流,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惊呆了。原来有些事物,他们根本没有见过或经历过,让他们怎样回答呀?不是难为他们吗?我仔细研究了教材,从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果然,这才是教材的宗旨。我在教授《收获秋天》这课时,我就先带着学生去秋游,带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有河、有树林的小山村。开始时,学生们只顾观山玩水,捡树叶,采蘑菇,啥问题都没有跟我说过,我也只顾和学生玩耍、快乐了,回来时,我还在后悔,我带他们出来的目的,是让他们完成我的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结果玩疯了啥都忘了。正在我苦恼的时候,一个学生的问话,打动了我:老师,我今天收获可大了。我采到了蘑菇,也采到的野果,同时也采到了快乐。他这么一说,同学们在车上打开了问题的闸门,学生间的讨论开始了,这课的开题课也就是这样开始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谚语与生活》《泥塑》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我渐渐体会到,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功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无目的地随意去做,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总之,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交流”与“行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书本状况,必须打破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要在开放的情境中,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身体验与实践,做到: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只有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为此,脱离“行动”的“交流”,根本没有益智的价值,更没有拓展知识的空间。“行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了。当今的“洋思”教育是楷模。让学生的“交流”与“行动”统一起来,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真正地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以此来夯实我的教育,成就学生一生的事业。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东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