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把握一条途径――挂图的有效利用
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
例如,一、二年级中的识字教学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为了记这些生字总是想尽办法,我对形声字的教学,通过转动转盘,达到足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在转盘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边转边写出这一课中所要学的形声字,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了这些形声字,并且很容易理解。这种图文并茂的板书,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通过图全部展示于黑板,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充分利用挂图为纽带与学生进行交流。
另外,我们还可在课前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一堂课开个好头。根据课文的需要还可以将挂图剪开,适时的贴在黑板上,旁边配上合适的文字,就会使原本呆板的挂图活起来,使你的课堂自然、亲切又不失情趣。
2找准一个支点――简笔画的巧妙使用
简笔画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有简笔画的加入,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学习“哭”这个字时,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大哭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吗?学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一笔画出一幅“哭”的简笔画,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趣味性,还改善了课堂气氛。
3认定一个目标――杜绝计划性“板书”
设计语文板书,既要反映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突出重点,又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消化知识。因此,杜绝计划性“板书”,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板书,总是拽着学生的鼻子往自己的板书上靠,差一个字都不行,因此杜绝计划性“板书”。
3.1概括性。板书内容应当准确无误地表达教材的原意,即集中写出那些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的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文字简明,语言精炼,好懂易记,不至于成为师生的负担。在设计板书中要使内容简单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重要的是在简化内容的同时抓住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随着人们对教学自身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能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已经成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基本标准之一。板书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无须面面俱到,应适当留下空白,在虚实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板书是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途径,因而“实”是衡量板书优劣的根本原则。只有在“实”的基础上,才可以求“精”,要以尽可能少的文字或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3.2条理性。有一部分老师不太重视课堂板书的设计和教学,总有一些人上课时在黑板上随意的写写画画,满黑板内容杂乱无章,让人不得要领,甚至看了让人眼花缭乱。板书的结构既应符合课文中作者思路发展的内在逻辑,又应符合课堂上教学进程发展的内在逻辑,还应符合学生认识课文内容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语文教师通过清晰的思路,用板书的形式,将课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的感情意蕴、多变的结构框架、精妙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由远及近、从难到易地体现出来,做到纲目分明、脉络清楚、一目了然。
3.3启发性。好的语文板书就像交给学生的金钥匙,帮助学生用它去打开所学课文的大门,自己去体验、领悟,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板书内容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引起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如一年级的课文《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认为蓝天不仅仅是白云的家,树林也不仅仅是小鸟的家,理所当然小河与泥土也不只是鱼儿和种子的家。所以,在板书时我就没有板出“白云”“小鸟”“鱼儿”“泥土”,而是让学生自己想象,看它们分别是谁的家,同时激发学生想象,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的家,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
3.4生动性。板书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直观教学手段,因而应该灵活而不呆板,力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刺激其大脑的优势兴奋中心扩散,由此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学习热情,促使认知的产生和强化、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可以采用符号、图形来标示课文内容,还可适当(特别在低年级)运用红、蓝、黄、绿等彩色粉笔配合标示,加强板书设计的艺术效果。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有位老师首先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山谷,然后又让学生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蝴蝶贴到山谷中,一幅栩栩如生的蝴蝶谷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板书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