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细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倡文本细读,是对近一段时期以来过度追求教学技巧忽略文本钻研现象的一种矫正,是正本清源之举。语文教学开始淡化多变的技巧,而将重心倾向了文本。在文本细读和对教材的处理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读必须深入
  深入细读文本,是一个消化、吸收、过滤、整合、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细心聆听文本声音及作者心声的过程;是读者的心融入文本的过程。只有慢慢地、一点点地深入,才会有浅出的智慧和才情。
  案例:三年级的《荷花》这篇课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第二个有的――很多老师都读成“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这种读法的意义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只有教者细读到这一步,真正有效的教学才成为可能。
  2教学必须浅出
  但是文本细读是为了谁?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事实上,文本细读,允许教师的深刻,因为语文教师只有“居高”才能“临下”。然而对教师来说,“掘地三尺”的深刻细读,自己变成了“海洋”,并不需要把“海洋”全部倾倒给学生,你舀出学生最需要的最能接受的那“一瓢”就足矣!否则,语文课堂就会无限制的饱胀和丰满,变得臃肿不堪。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丰富,可以多元,但不要和盘托出。儿童接受的信息不能芜杂,所以,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贵在重点突出。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们教学中必须注重浅出。
  浅出不是浅尝辄止、轻描淡写,浅出需要智慧。如果说深入细读文本关乎教者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浅出教学则反映教者有没有一颗童心。只有最贴近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我们一般的教法,往往关注是理解文本本身的内容,引导学生反复理解苏格拉底所要告诉弟子们的道理,课文所蕴含的哲理――“我们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千万不可错失良机,否则会一事无成!”而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却“一反常态”,请看片段:
  “学这样的课文,你想知道什么?过去老师教你们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学,我们就知道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答案已经够“完美”的了,的确不需要讲了,而往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线的教师始终“割舍”不下这一点。)在课堂上,教者大胆舍去了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引导学生感受苏格拉底这个哲学家的人物形象上。
  学完课文,教者也没走那样的套路,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抑或给苏格拉底贴上一个如充满智慧、循循善诱、用心良苦的标签。而是让学生静心抄写这段含有分号的句子,提醒学生抄写的时候要细心,尤其是标点,标点不要太挤,养成一个习惯。给标点一个自己应有的位置,“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语言的习得”。
  3课堂要有情境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变序、重组,就能克服千篇一法,避免涛声依旧。当我们总在埋怨学生读书不能入情,语言苍白无力时,我们就要静思:你的课堂有变化吗?你的课堂有激情吗?你的教材处理方法与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链接得怎样?
  有人说,教师的智慧就体现在情境创设上。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动情点,点燃学生的情感因子,变文本的“此情此景”为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或喜、或忧、或伤、或愤……
  如《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拴住“我”的心。这连接祖孙情的剪纸,让“我”拥有了太多的快乐和感动。作者生活在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但因为姥姥的剪纸,他的童年无比幸福。而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但却是一个亲情淡薄的苦难时代。可我们学校是一所走读制学校,学生更多的是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一起。他们对于这样的情感有更多的体验。教学时,我们没计了这样的环节。“见作者经常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这些形象逼真的富有深刻含义的剪纸,你们会怎样赞叹不已呢?”让学生真情表白后,再以作者的身份给姥姥回一封信。这样学生情真意切的语言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这种情感的产生不是靠老师的煽情,而是学生在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中产生的。这种读书,、上学生把文字变成了眼前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情感一触即发,学生的语言自然是真诚的流露。学习此文,学生收获了语言品味的乐趣,也收获了浓浓的亲情。
  所以,我们说文本细读是课堂生成之源!对教材恰到好处的处理是点燃智慧之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