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1新知引入,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我们知道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我先布置学生去超市了解商品的价格,汇报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商品的标签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的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切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觉得亲切、由被动转为主动。
  2感受生活数学,变“抽象”为“形象”,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2.1紧扣生活,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出发点,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定长概念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讨论,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怎么画圆。
  2.2模拟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创设表演环境,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中去,让学生真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情境,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先加上整十、整百数,然后减去多加的数或加少加的数计算简便。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学生兴致高,也学得快。
  3探究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巩固并运用知识,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3.1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知识: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我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注重全体参与。例如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一课,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气球的游戏情境,“六一”节,同学们往教室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气球,第29个是什么颜色?利用今天学的知识,29÷3=9……2,多了两个气球,也就是第二个气球的颜色,是黄色。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到游戏中来,既巩固了新知,还能运用知识,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所学数学知识。例如,教“比和比例”,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校园里的树的高。高大的树怎么测量?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的影子,再应用学到的比例知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世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了车轮做成圆形的奇处,纽扣做成圆形的妙处,杯口做成圆形的好处等等。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真谛。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努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鲜活而有生命的数学,使数学知识富有真情和活力,使数学的魅力得以张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