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美术教学中的感知与欣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良好的美术感知和欣赏,可以使学生向往美,对美有强烈的追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使他们热爱美术学科,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以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普及艺术修养的要求。
   关键词:美术 感知 欣赏
   一、更新观念,正确看待感知与欣赏在美术学科领域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感知和欣赏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懂得欣赏美术作品,能够领略其中的趣味,才能逐步使学习者对美术产生兴趣,增进了解后激发学习动机并付诸行动,认真努力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所教授的每一堂美术课中,对美术感知与欣赏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因为它首先涉及学生能否对本堂课目内容产生求知欲,其次在教学的很多环节中,感知与欣赏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七年级美术第十三课《设计吉祥物》,面对这一设计类课题时首先觉得难点颇多,尤其是怎样理解吉祥物这一概念。如果只是提出"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涵期盼成功的愿望"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就不能感知吉祥物的形象和所扮演的作用,学生头脑中也不可能对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审美要求的吉祥物作品,就必须让学生看懂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并了解其功能与设计要求。为此,对于本课教案我是如此设计的: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美术时感知和欣赏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从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所提到的要求来进行理解。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纬度来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家都知道,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所以这成为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着力改进的问题,即便在总目标上知识仍是一个重要的纬度,但我们要适当地降低其难度和要求,反倒是以往我们忽视的过程与方法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有所强调。因为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中,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事。在学习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
   二、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感知欣赏美术作品
   要使学生学会感知和欣赏,首先必须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这要求教师尽量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鉴赏。第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在学生头脑认知结构中明确美术的范围、种类和各自的特征。因为只有了解了美术的大致种类后才能使学生不会总是以一种固定模式去欣赏美术作品。例如,西方绘画通常以客观真实再现物象的形貌、空间位置、光影为特点。而中国画则追求"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浪漫主义,在造型上要求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如果只以西方绘画的审美要求来评价中国画,或以中国画的审美要求辨别西方绘画的好坏都是片面而不正确的。同样,在分清绘画类型的同时,我们追根溯源,造成两种不同类型艺术追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源于两种不同类型艺术的人类文明背景。因此,除了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种类及特殊要求,也需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
   三、努力使感知与欣赏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热爱美、追求美的习惯
   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可以说美术是最富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感性。一旦处理不恰当就可能对人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就连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晚年也曾说自己过于沉迷于科学的抽象符号和法则体系中所造成的感觉迟钝和情趣麻木而由衷地忏悔。在整个美术活动中,主要诉诸的是视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既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又是人类乐趣与幸福的源泉,如果我们不懂得很好地运用它,会使我们信息量减少,同时也大大降低生活情趣。
   四、熏陶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意识等,都是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提高的。运用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作品,训练学生的眼光,提高判断能力。这种欣赏活动经常进行,在一定量的积累同时,受到熏陶、感染,就使学生的眼光更敏锐,脑子更有艺术理解力和吸收力。
   教师的欣赏能力与学生的欣赏能力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学生欣赏能力发生变革时,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欣赏能力的辅导者、支持者,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评论能力,逐步成为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 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教师对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和感知正是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使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还要使视觉传递给大脑的信息既要有事物的外表又要有事物的本质。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除了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欣赏方法,更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运用"艺术要求"的方式去感知欣赏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高人们生活情趣,达到义务教育普及艺术修养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