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语文教学内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一蔚

  现代教育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改变了教师长期以来仅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对信息的存储、加工、控制、编辑、转换、查询及反馈的多种功能,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集图、文、声、像于一身,使教学更加有效,更贴近人们的自然习惯,使一堂语文课可以上得声色并茂,扩大了人们的认知空间,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带来了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工具和可能。
  
  一、利用信息便捷性,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
  
  语文教学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宽广的学科,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社会、艺术科技无所不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备好一堂课,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比如,有时候需要查找一句古诗的出处,有时候为了查一个文言词语的意思,就要在浩如烟海的卷帙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累得精疲力竭,老眼昏花,还不一定能找得到。如果我们能够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切可以变得十分轻松。现在,互联网上的资源浩如烟海,各式各样的教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方便快捷:只要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语,就可以搜索出你所需要的教学素材,如作者介绍、优秀教案、各种试题、教学课件等。如备一节《病句类型及其修改》的复习课,用传统的方法备课,没有半天是拿不下来的。如果利用网络资源就能很快找到所需资料。如在百度搜索中打入关键词“病句类型”,很快就能找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类病句及相关的典型例析。尽管网上的材料良莠不齐,但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添加删改,学习并吸收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二、利用虚拟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提供丰富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信息,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虚拟现实,创设逼真生动感人的情境,让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情景逼真地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具体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并以此调动学生进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在具体情景中体味课文的情思。例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重演《春》的美丽,让学生的心灵随着“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而颤动。可以带学生去故宫看看过去的帝王是怎么生活的,可以“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可以到黄土高坡去看看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长得怎么样的,可以听一听柳永《雨霖铃》的那如泣如诉的爱情悲歌,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实生活场景,不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弥补他们生活阅历不足,增加他们对客观具体事物的表现积累,而且能联系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具体的形象实物,沟通复杂多变的情感和悦耳动听的音律,帮助学生捕捉作家独特的发现和感受,与作家产生共鸣,从而提高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
  
  三、利用多感官刺激,促进语文学习的迁移
  
  心理学对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考,那么所学得的概念、知识和技能会对另一种概念、知识和技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或推动,这叫做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则叫负迁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学习的迁移规律,则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另一种概念、知识和技能产生有益的影响或推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的迁移目标有:由旧知向新知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由零散知识向概括化、系统化的迁移,由语文学科向其他相关学科的迁移,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由语文学习向生活实际的迁移。然而,这些迁移目标并不会自动实现,它受到学生已有经验、新学习对象与旧有知识的共同性、学生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像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上那样,只是接受教师语言信息的单项传输,而是受到多种感官刺激,如听觉刺激、视觉刺激等,从而接受形象性的、多样性的信息,学生占有的经验的数量和质量均优于传统教学手段。这样,就能创造激活迁移的思维情景,拓宽产生迁移的知识背景,建立有助于迁移的序化结构,并及时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应用,以实现知识能力的正迁移,从而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新境界。
  
  四、利用交互性功能,强化语文教学的反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过程,是一个交互反馈的系统。有关的教育研究表明,在基本上不改变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其关键之处就在它的“反馈――矫正”环节。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由于只是教师将所掌握的知识单向传输给学生,教师很难获得学生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反馈,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和个别化的特点,为学生学习反馈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使语文教学走出用时多,效果不明显的困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生动的直观的教学信息,而且还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准确地了解全班学生学习的进度、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使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和实际需要,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薄弱环节等进行矫正补偿,也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统一性”,采取分小步子进行教学的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学习的速度。提供难易适宜的学习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获得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语文教学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能够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因为只是为了单纯地追求课堂形式的花哨和课堂表面热闹的气氛,把多媒体就当成语文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不管教学内容如何,一律都要使用多媒体手段,这是有失偏颇的表现。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技术中所蕴含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寻求它与语文教学特点相适应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对语文教学辅助的现代性特点,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