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探究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碧玉
在当今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因此,作为沟通二者中介的课堂问题探究便成了教师群体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呢?
1.注意探究的态度
问题探究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详,相信学生能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
2.选择好探究的角度
政治课在学生的记忆里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所以教师更应注意提问的艺术;提问时要尽量避免概念化、程式化的老生常谈,使问题的设计富于新颖性、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自主探究合作的气氛。
3.把握好探究的深度
过于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有“不屑一顾”之感,常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求知兴趣和意志品格的形成;反之,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会使学生产生焦虑、畏惧的心态,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容易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问时应注意:一是提问的必要性,切忌为提问而提问;二是提问的新颖性和开放性,给学生展示个性、张扬个性的自由空间;三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所谓“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苹果”,使学生能品尝思维成功的乐趣……
4.设计好探究的跨度
高考非常注意考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政治课学习中应强调系统性,应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拓展、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更不能断章取义。一般而言,新授课中,问题跨度要小些,复习课上问题跨度应大些。
5.安排好探究的坡度
政治课是一门非常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设问中应注意“分层”和“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肤浅到深刻,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在复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我连环设问:(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2)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3)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无关系?(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何关系?(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6)这一原理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系列提问,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6.处理好探究的广度
政治课提问和其他学科一样要面对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不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后进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7.研究探究的精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精确发问,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隔靴搔痒”,或是围绕核心问题打转,不触及主题内容。这样发问,无论广度、跨度多大,频度多么适当,都会把学生引入雾中,从而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注意提出问题的精度,需要教师把功夫花在课外,设法提出适当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这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并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思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8.调节好探究的密度
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分是通过提出问题或是对问题作出反应来实验的。但也不是提问次数越多越好,有的教师每堂课提问数量平均三四十个,这种过多提问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提问过频繁,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引导思考;二是问题过密,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最终导致另一种变相“满堂灌”――“满堂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时要做到疏密相间,科学合理,即每一节课的传授量不能过大过密,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影响知识的吸引;亦不能过小过疏,密度过小,不仅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知识容量少,还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教学无止境,而提问只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一个环节。惟有不断追求,不断摸索,我们才能在新课改的颠峰上不断前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