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公安现役高校毕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振 李焕志

  摘要:公安现役高校毕业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针对原因,持续不断地深化院校教学改革,积极构建院校与部队的多种互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第一任职教育资源库。
  关键词:公安现役高校 毕业学员 第一任职能力
  
  公安现役高校毕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是指公安现役高校的毕业学员在第一任职岗位上胜任本职工作所具有的基础技能,包括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等。它是衡量高校毕业学员综合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毕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公安边消警部队进行的调研发现,52%的官兵认为胜任第一任职,27%的官兵持否定态度,认为毕业学员仍需磨练的占21%。毕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能力较低。学员在院校期间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训练,所学知识很难应用在第一任职岗位上。在边防检查、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火灾调查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上能力明显不足。
  2.管理能力欠缺。学员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强,缺乏耐心,“说”功不够,语言多“官”味,战士难以接受,效果不明显,组勤组训能力不足,把握不好度,造成战士抵触和备战松懈。
  3.协调能力不足。处理官兵关系的方法、方式欠妥,考虑一方利益的时候,疏忽另一方的利益,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在和其他职能部门协调时,找不准“切合点”。
  4.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工作中依赖性强,凡事依靠上级给主意,主动性不强;走旧路子,说老套话,办重复事,缺乏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在处理突发事件或面对复杂局面时不能果断决策、积极应对。
  
  二、毕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院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1.基础建设底子薄。公安现役院校普遍存在起点低、建校时间短、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缺陷,直接影响学员培养的质量。尽管公安部大力加强了院校建设投资,各院校在软件、硬件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但要在整体上提高办学层次,弥补院校基础建设不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课程建设明显滞后。目前公安现役高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学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军事性、专业性、实用性,但公安边消警部队的很多学科建设时间短,有的甚至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重要学科理论还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缺乏成熟的应用实践操作设计,滞后于部队建设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院校教育培养的毕业学员具有先天“弱质性”。
  3.师资队伍建设不平衡。一是教员选拔学历至上,对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学历人才青睐有加,引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警官的力度不够大;二是教员部队经验不足,教员挂职锻炼周期短、时间紧,不能真正参与部队各项实质工作,对部队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思考和认识不足,影响其授课的针对性、效用性,在学员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上出现了盲点。
  4.教育环境相对封闭。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和地方、部队缺乏足够的交流,地方高中入学的学员对部队缺少基本的认识,战士学员长期脱离部队,在学习期间难以将所学知识和部队实际结合起来,不利于任职能力的培养。
  5.缺乏竞争意识。公安现役高校毕业学员缺少必要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学员的通过考试,便可完成学业,到部队任职,以至于学员在学习、工作中普遍缺乏危机感,竞争意识不强,弱化了学员自身努力的效果。
  
  (二)任职环境存在不利因素
  1.部队建设状况对学员任职有客观影响。学员第一任职单位的建设状况、直接领导的作风等因素,影响了学员的任职能力。如风气好的单位,学员极易获得工作动力,对学员是一种鞭策,在工作中往往表现较好;而风气不好的单位,学员思想容易受到影响,影响任职能力的发挥。
  2.部队使用学员存在不科学因素。部队往往受干部缺乏的影响,将毕业学员安排在干部紧缺的岗位,不能根据学员的专业、特长进行分配,影响学员第一任职能力。
  3.部队对学员的培养不够。一些单位对实习学员关心帮助少、了解情况少、培养锻炼少,片面考虑安全等因素,不让学员适当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影响实习效果。学员到岗任职后,一些单位对学员重使用轻培养。
  
  (三)学员自身存在不足
  1.缺乏任职危机感。现役院校的学员和地方院校学生相比普遍具有心理上的优越感,在院校期间容易放松,有的学员在成才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脱离了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和部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对今后的第一任职缺乏了解,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对自己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降低。
  2.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效果差。地方高中生入伍学员对部队了解不够,在部队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期间参与部队执勤、训练、生活不深入,很难形成理性、全面、客观的认识,达到熟悉任职岗位,了解部队的建设和实际需要。
  3.片面追求专业对口。公安部规定,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历,而学员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片面追求所谓的专业对口,忽视了全面发展,基层指挥、管理、协调能力出现欠缺。
  
  三、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基本对策
  
  (一)持续不断地深化院校教学改革
  1.确定科学的教学改革理念。必须坚持面向部队、开放办学的理念,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学员第一任职的问题,把满足边消警部队事业的人才需求作为院校的立身之本,坚定不移地走院校与部队“捆绑式”发展道路。要从军事院校和地方高校吸取经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构建第一任职教育网络;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强化“宽口径、重综合、促应用、强能力”的办学思路,适应开放性工作岗位需要,注重学科专业与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综合性发展,紧密结合部队建设,把培养学员职业核心能力当作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2.理清教学改革思路。要提倡并践行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员的合理的个性发展。院校教学的着眼点和工作重心应放在培养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上,要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胜任岗位能力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加强新理论、新法规、新技术、新战法、新装备、新案例的整理与研究,充分发挥“理论转化车间”作用;在时间安排上,要科学合理、有的放矢,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普及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形成个性突出、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改革成果,注重培养学员第一任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三课”、“三实”为牵引,推动教学改革。一是提高“课程建设”效益。课程内容要紧紧围绕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实际,以中央军委和公安部的要求为依据,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二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狠抓课堂教学设计,狠抓备课环节,狠抓讲稿、教案和课件制作质量,推广实施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把课堂延伸到部队,把岗位搬进课堂”。三是拓展“第二课堂”渠道。要加大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力度,密切关注社会形势与时代背景,密切关注部队建设与工作实际,密切关注学员实际需求,抓住兴奋点,引发兴趣点,传授知识点,解决关键点。四是构建“社会实践”平台。科学制定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明确社会实践环节实施方法和质量标准,不断拓展实践范围,巩固基地建设,规范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五是加速“课程实训”进程。所有专业课程牢固树立实训理念,设计实训内容,专业课程教学要实现由理论教学、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实际训练、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六是关注“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效果。院校应和实习单位建立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共同管理,让学员实习达到贴近所学专业、贴近实战、贴近任职。

  
  (二)积极构建院校与部队的多种互动机制
  1.增强“对话”,做到按“需”培训。院校要和用人单位加强沟通,建立成熟的“对话”机制,关注部队管理、训练、新装备配备、任务需要等信息,避免造成院校教育的滞后和人才培养与部队建设脱轨。针对反馈的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员任职能力培养,做到按“需”培训,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着手打造什么样的人才。
  2.建立“双向培养”基地。院校应与部队建立一批学员实习、实训、开展实战、学科研究的 “双向培养”基地,明确院校、部队、学员、基地的职责和关系。一方面,借助部队资源,给学员以参加实践的机会,让学员参与部队日常的执勤、训练、作战任务,使学员在实践中认知部队。另一方面,利用学员扎实的业务知识理论带动官兵的共同进步,推动基地理论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和工作效率的进程,让“双向培养”基地成为学员实践的平台和部队科研的基地,实现经验和理论的互补,使院校、部队、学员三方共同受益,实现共赢。
  3.完善竞争激励机制。院校对学员在校期间的表现通过量化的方法,将学员的日常表现、课程考试成绩、参与活动的情况、科研能力,按照“德、才、绩、勤”的标准进行输入学籍管理档案,建立信息库,定期向公安部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反馈。部队对毕业学员进行分配时,按照学员院校期间平时表现,量化分数安排工作,既可以减少对人才的浪费,又能激励学员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教员选拔培养机制。公安现役高校不同于其他军事院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它具有起点低、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特点,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强,能够适应边消警部队建设的教员,仅具有高学历是不够的。院校在提升院校的教学师资力量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员选拔培养机制,考察、选配教员时要重教学、科研能力,不能片面追求高学历。
  2.加强对中青年教员的培养。要紧紧抓住提高中青年教员教学能力这个重点和难点,加强培养、培训、实行重点帮扶和政策倾斜。要广泛开展教学比武和互听互评活动,提高中青年教员教学质量,向中青年教员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直接参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学质量普查、重点课程建设、科研和教改立项检查验收、教学比武等重大教学工作和活动,把他们推向一线,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3.教员要不断接受部队锤炼。教员定期到部队挂职锻炼,首先要注重提升教员军事素质,接受部队的军事锤炼;其次要融入基层,浓厚兵味;最后要了解部队,切实掌握部队的热点、难点、重点,将锻炼作为实践和理论升华的平台。
  
  (四)建立第一任职教育资源库
  第一任职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院校第一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实际情况变化的需要,建立教育资源库。
  1.资源信息的内容。第一任职教育资源库的内容要包括第一任职教育信息、专业知识应用信息、部队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岗位信息、学员第一任职案例、学员第一任职能力评判系统。要整合人文综合知识教育资源信息、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信息、苦乐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荣辱观、心理教育等思想教育资源,扩大专业课知识部队实际应用信息、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岗位信息容量,将第一任职案例信息、第一任职能力评判标准不断更新优化。
  2.资源信息的应用。首先,建立案例调研和推广应用良性机制,广泛收集典型战例、鲜活素材并进行整理、加工,按照不同的种类、等级将信息资源输入计算机。其次,构建共享模式,院校各部门、教员和学员队联网使用权限信息。再次,编写学员第一任职能力评判系统,由院校、部队和专家制定标准,开发学员第一任职能力测试生成系统。最后,加强信息资源的应用,教员参照信息库内的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外作业、实践教学,队干部利用库内信息对学员进行多种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学员临近毕业、实习时对学员进行第一任职测试。综合评定学员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组织专家利用案例考核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掌握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朱如珂.现代军校教育新论[M].海潮出版社,2003.
  [2]李元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海潮出版社,2005.
  [3]刘志辉.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4]总政治部干部部.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理论与实践[C].解放军出版社,2005.
  
  *此课题为武警学院学员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