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金凤

  摘 要: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散发性思维 创新能力 想象 自身素质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创新教育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不少教师认为:在上基础美术课上只要摆出静物或是人像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好的或是有进步的画来,把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行了。其实教学并非这样简单。学美术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会画出好的作品。所以我认为创设好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创新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个单元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不画了,休息”,“还是照画范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不断临摹、不断写生,进行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墨守成规。故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每一周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把每组静物或人物头像作更大变形处理,要有独到之处。如我们可以拿名人的画来给他们示范讲解,安排15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把名人的画进行夸张变形等,再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的分析,从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分析,学生就会明白,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上色;因此,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在写生课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对摆设的东西有很多的想法,只是难以表现,因此要来源于实践。创新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因此,在写生中要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要敢于取舍事物中的不美的因素,或根据主观感受,表现物体;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学生独有的个性,引人遐想!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其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创新发展的目标。
  
  四、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新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画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教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习画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画就是最好的画,成功的画。
  
  五、注重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处理欢庆香港回归的题材,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其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六、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的重任。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与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直观性强则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的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3]周果鸿.美术教学中的教育策略.中国教育论文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