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倩

  摘 要: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上世纪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本义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探讨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策略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一般定义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效教学的理念正是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1]
  (二)有效教学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 有效率:即教学的产出与投入之比高,就是教学的双边活动所获得的结果与教学投入之比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较高。
  2. 有效果:教学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3. 有效用:即知识的迁移。教学活动完成以后,师生得到了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并尽可能产生持久性的影响。
  4. 有效益:即教学的扩展性影响。教学活动所涉及的师生双方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同时又实现了各自的活动价值,这就是教学的扩展性影响。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从教师的角度,实现有效教学有如下基本要求:
  1.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要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如“知道,了解,理解”等术语。也就是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的,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发展学生智力、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一节课的目的不仅要在教案中明确提出,而且应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即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全力以赴地实现目的而不偏离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和举的每一个例子都是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的。[2]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2.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只有将双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提高教师本人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因为衡量一节课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技能形成情况,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简言之,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所以,教师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争取他们积极配合。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节课的效果肯定不会好。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呢?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脱离讲稿,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环视教室,发现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及时巧妙地加以提醒,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艺术,具备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3. 教师要适时调整课时计划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备课时所设计的方案,但由于课堂情况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未估计到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计划,想方设法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如原来确定的教学点学生听起来比预想的容易,节省了时间,教师就要想法增加有关的课堂作业,使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如果教学点学生听起来感觉很吃力,教师就要适当放慢讲课速度,使学生真正学懂,其它非重点部分略讲,保证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教学计划,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
  4. 教师要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
  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上课开始,就要立即使学生安定情绪,引导他们作好上课的心理准备,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然后按预定教学进程,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如何演示观察,如何提问、讨论和归纳结论,如何板书和记录等都要组织得非常妥当,严密有序。整节课的进行都应井井有条,提高时间利用率,对偶发事件机智处理,以免影响整节课的正常进行。
  (二)从学生学的角度,实现有效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效教学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
  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三、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实现有效教学,一定要配合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以人为本,并从学生出发,科学地设定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亲历学习过程,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师要做到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内化、活化与转化。
  只有熟悉了教学知识,在内化的基础上活化知识,并转化教材内容,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教材,还要会利用教材,要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利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要有清晰的反馈。
  师生双方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及时的反馈交流,明晰教学的薄弱之处,以此来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与实现。
  (四)教师应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要求每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追问自己的教学效果,[3]“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应立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敏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J].天津教育,2006.11:33-34.
  [2]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50.
  [3]黄云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246-2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