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介词语法化及其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天枝

  摘 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意义虚化,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汉语语言学界将它称为“实词虚化”。因为几乎所有的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英汉介词的语法化及其进一步语法化过程,并指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法化 介词 教学
  
  一、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理论近年来成了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思想并非到现在才为人们所关注,早在13世纪,中国元代的周伯奇在《六书证伪》中就提到“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19世纪,欧洲的历史语言学家就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葆朴和洪堡特在他们的著作中就经常提到印欧语中的实词虚化的现象,葆朴还认为这对于构拟原始印欧语至关重要。最早明确提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的是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他认为语法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的演变”。他们给出的定义:“We define grammaticalization as the process whereby lexical items and constructions come in certain linguistic contexts to save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grammaticalized, continue to develop new grammatical functions.”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法化理论着重于一个语言形式和结构如何受具体语境的诱发而获得一项更为语法化功能的动态过程及其产生后对语言系统的影响。比如把字句的产生过程,“把”字原为动词。如:“醉把茱萸子细看。”(杜甫诗)此句中“把”是动词,“握着”之意。但是随着“把”字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把”字后面可以接的名词泛化为不再仅仅限于可以用手握着的东西了,如小张把酒喝了一大半。这也反过来促使“把”字“握着”意的虚化,最终促使动词“把”虚化为介词了。
  
  二、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汉语词汇很早就有虚实之分,所谓实词是指那些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则是指那些没有词汇意义而仅有语法意义、并在语句中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词。考察汉语的发展历史,虚词一般是由实词转变而来的。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
  下面将主要研究介词的语法化问题。
  (一)几乎所有的汉语介词都是从动词演化而来的,诸如“以、自、从、被、把、为”在古汉语中都曾作一般动词使用过。
  (二)有相当大一部分现代汉语的介词同时兼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例如“给、比、叫、让、用、依、同、顺、拿”等(参看吕叔湘1979)。介词和动词之间的这种衍生关系和大面积的兼类现象,是其它词类之间所没有的。语法学界公认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也就是说,许多介词最早应该是由经常处在从连动结构前一个位置上的动词虚化来的。
  从理论上推断,介词从动词的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动词
  第二阶段:经常或只出现于次要动词位置
  第三阶段:退化掉普通动词与指示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而转化为介词
  介词是从动词分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有学者称之为“副动词”或“次动词”。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如:把、将、比、叫、与、连、拿等等。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很多都虚化为介词,但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虚化为介词。在汉语和英语发展过程中很多词类都有虚化的现象:
  首先,不管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如:“把、被、从、在、以”等等。
  其次,即使介词形成后,介词虚化的过程也没有停止过。有的虚化成了连词,比如“由于、至于、以、因”等。有的分解发生了转移,变成了动词后缀,比如“于、以”,本来是介词,现在成了动词后缀,比如“加以、勇于”等。有的虚化成了零形式,比如句首的“在NP、关于NP”等,现在往往可以不出现;而“以至于X、取决于X”等本来由介词虚化成后缀的成分,现在也成了零形式,常常说成“以至X、取决于X”。英语中同样也存在动词(或动词的分词形式)和名词虚化成介词或介词短语的例子,例如:in spite of, thanks to, given, provided, granted, providing等。在下例中,given已由实义动词虚化为表条件的介词了:
  If I were given the chance, I’d do it again.
  Given the chance, I’d do it again.
  Given the present conditions, I think she’s done it rather well.
  
  三、介词的进一步虚化
  
  实词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有一个虚化程度问题,实词转变为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进而变为意义上更虚的虚词。如“在”从表地点到表时间、范围、性质、原因等的变化就是由虚变得更虚的过程。“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之在人,成之在天”中的“在”用于表原因,就已变成更虚的虚词了。
  从汉语史的角度看,有一部分连词是由介词虚化而来的。我们以“以”为例,“以”可以说是古汉语介词中的超级介词,身兼数职且数量众多。在《春秋左传》中,“以”作介词的用法出现了1680次,作连词的用法出现了1086次,“以”的连词频率仅次于介词,其用法逐渐精细,并开始固定化。一方面,由于介词“以”的宾语既可以前置,又可以省略,“以”可以处于两个动宾性结构之间,因而使它具备了进一步虚化为连词的条件。如果动词词组可用V1N1和V2N2来表示,连词为C,那么“以”由介词P演化为连词C的轨迹是:
  V1N1+P(以)(N)+ V2N2→V1N1+C(以)+ V2N2
  其中N是介词“以”的语义宾语,从上面的格式可以看出:“以”由介词转化为连词的关键在于介词“以”的前后均有动宾词组,而“以”的语义宾语恰恰是前一动宾词组的复指成分。如果句子中的“以”的宾语前置或省略,那么它就处于两个动宾结构之间,动宾结构如果由词组变为句子,这时“以”的介词功能逐渐消失,隐含宾语的复指功能亦随之消失,连接作用便上升为它的主要功能。如果说介词“以”与动词“以”在词汇意义上还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连词“以”的产生过程则是在一定的句法条件下逐渐丧失其原有的词汇意义而成为某种语法功能的标志的过程,这时的介词就演变为词汇意义虚化而语法作用显露的连词。因而,介词宾语的脱落以及“以”字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的变化,是“以”由介词虚化成为连词的根本原因。
  
  四、英汉介词语法化对比
  
  演变模式或演化方向的差异:
  伴随介词的演变:
  英语:工具介词(>方式介词)如英语中with
  汉语:伴随介词(>并列连词)如:和,同,跟
  再如,下例中的“在”原先的意义只指场所,隐喻化后成为指向另一个领域中越来越抽象的意义:
  a.香港中文大学在新界。
  b.他在体育馆打篮球。

  c.他在打篮球。
  d.在困难面前他从不低头。
  英语中的在“at”如:She is at rest.
  We’ll meet at the bus stop.
  It begins at six o’clock.
  At this, he begins to shout.
  I must go and see what those children are at.
  英语中的“at”经历的语法化过程是空间>时间>隐喻用法(metaphorical)
  英语的另一种补语结构为不定式to。介词to和不定式to非常相似也有其历史来由。Haspelmath(1989)以中古英语证明,当时将意义为“to,towards”的介词发展为不定式标记,但在动词“begin”,“cease”或“teach”之后有一个后缀来表示目的,不然是不能与动词并用的。
  Then he wanted to make them drink.
  在使用过程中,to用在不定式之前的现象扩展到更多语境,直到不定式的后缀脱落。这样,在这种语境下的to失去其介词意义,而成为动词使用的一个新形式。
  汉语中大部分介词由动词演化而来,而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介词,如:considering, during, according to, concerning, touching, pending, respecting, regarding, including, excluding, owing to等。并且大部分都是由动词加-ing形式构成。
  通过研究“以”,“在”,“和”,“将”和英语中的介词“V-ing”,“at”,“with”,“to”等一些代表性的介词。我们发现,汉语中大部分介词均来自于动词,而英语介词来源则更丰富一些,有来自名词、动词、副词等。语法化的过程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单向、有序、抽象化和专门化等特征。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是语法化的必要条件,它的动因包括认知差异、语言接触、创新用法、误解和误用及语用因素。当然,语法化是语法演变的内容,不是单纯的词义虚化。语法研究,总离不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形式。语义的变化和形式的变化是相互影响、始终伴随的。总之,英、汉介词的语法化过程总的来说都是由具体向抽象演变,由空间域向时间域再到其他域,在进行英、汉介词教学时,我们不妨从其语法化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英汉介词的异同。
  
  五、结语
  
  介词,在语言中作为最重要的虚词之一,其用法确实为英语中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而介词的翻译也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由于汉语缺乏多种多样的介词,汉语句子多用动词写成,导致我们容易忽略英语介词,这样写出来的句子就会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不地道,带浓厚的汉语气息。介词语法化是由复杂的原因和背景造成的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词汇语法化研究中和教学中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挖掘材料,考虑问题,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介词语法化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从而可以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例如把语法化在现阶段语言中的表现特征向学生说明的话会加深他们对语言现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Hopper,Traugott.语法化(第二版).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4]Ungerer,Schmid.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