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红霞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笔者在教学一线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思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且也影响着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这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在鞭策我们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国际教育改革同步发展,是时代赋予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首先,从当前的教育现状看。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而传统课堂单调呆板的注入式教学和课堂信息的老化,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各种不同的知识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概念、原理、文学场景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了多重感官的刺激,创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在仿真环境下感受、理解知识的内涵,进而为其建构稳定的知识基础创造了条件。
其次,从学生的需求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尊重学生,我们的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需求来考虑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大量具体、直观、形象的资料来帮助;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求获得大量、丰富的课外知识,帮助理解课内知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不喜欢在老师的控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而且能将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而构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再次,从人才的培养来看。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一人一机,学生通过计算机获取图文并茂的知识,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提取、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集体协作的精神,学生们的脑、手、口协调发展,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最后,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语文材料容量的有限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广泛的涉猎,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一两天、一两次强化训练,一两篇优秀范文的讲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计算机及网络不但能储存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还可以随时检索和显示,利用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得到我们所需的任何一种信息,不仅提取量大,而且显示质量高,还可使语文教学做到大容量。这样,就可把学生直接带进训练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受一定广度、深度和难度的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敏捷、严谨、周密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思路
1.直观激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或无需要的学生是很难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激趣主要适用于说明文教学,有时也可用于记叙文、文言文教学。
2.情境渲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
3.补充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阅读量,提高语文能力。如在教学《死海不死》时,教师可以补充死海的各种文章、图片,补充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者朱自清的几张照片、生平资料,多位名人谈《背影》的文本资料,散文的文体常识,如朱自清写的与《背影》有关的《我是扬州人》,俄国赫尔岑写的表现同一主题的文章《给儿子的一封信》等。运用计算机将大量与课文教学相关的资料集中存放在一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而且也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知识,另外,在教师教学课件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网址,便于学生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探索性收集信息,扩展视野,对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课文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补充资料适用于各种文体的语文教学。
4.快速反馈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来检测提高。传统教学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要刻版,要印刷,费时费力。利用信息技术,只需将要阅读的文段输入计算机,学生就可以翻阅答题了,不仅完成新授任务,还能实现快速反馈、快速迁移,及时查漏补缺。复习课这种方法更受欢迎。
5.知识系统化
语文教学虽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教给学生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也不可忽视。运用信息技术将零散分布在六册课本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非常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如可将小说知识、诗歌知识、记叙文知识、说明文知识、议论文知识、戏剧知识、散文知识分别做成表格,再将这些表格做在一个课件里,提供给学生,不论是查阅还是识记,操作起来都非常方便,学生很轻易地就能把握这些知识系统。魏书生老师提到的语文知识树也可以做成课件,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经典教学方法的整合。
综上所述,就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艰巨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实践证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才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实现优质教学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