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新政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凤珍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面对教育新政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切实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时间加汗水”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被允许,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做到真正的有效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
  随着教育新政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也随之越来越现代化、科学化与多样化。于是学法指导便成为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1.指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
  教师要教给学生读数学书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时先看目录和内容提要,了解知识的大致内容,然后开始从头学习各个组成部分,并在学习过程中把书本读“厚”,读完后再把书本读“薄”。“厚”是指使学生对书本的各个部分有详细的了解,“薄”是指使学生对书本的整体和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学生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预习中,教师要强调以下几点:(1)例题要重读:教材中的例题,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最一般的示范,阅读时要作为重点。读时要边看边想边算,可先试着算,算不出来,再看解答。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2)概念要精读: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阅读概念时一定要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弄明白。“精读”的“精”字,可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阅读的时候要精细,要非常认真仔细;二是总结的时候要精炼,力求把内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3)关键之处要巧读:所谓巧读,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都“点”出来,把重点、公式和结论都“划”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和心得等用三言两语“批”出来,把没弄懂的地方都用问号“问”出来。第二,跳过障碍,先看下去。对一时看不懂的地方,不妨先跳过去,或许读过下面叙述,前面不懂的也就懂了。第三,不同的书比较着看。某一处不太明白,不妨看看别的参考书是怎么说的。各种书的叙述语言有深有浅,叙述角度有正有反,有时这么对比着一看,往往也就明白了七八分。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因而听课效率下降。因此,教师应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3.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为此教师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工作:(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会思考;(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4.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教会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
  5.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使作业起不到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教师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教师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在进行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学生容易依赖教师,习惯于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教师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学生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总之,学法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同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