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先声夺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晓萍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提出思想品德课堂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情境表演等方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它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所以,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先声夺人,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问题。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能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入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故事情境,感情共鸣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讲故事,学生的精神就特别好,甚至眼睛里会闪闪发光,脸上也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的神情。因此把故事情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时,我给学生讲述了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母亲操劳一生,该享福的时候却患了重病,只要母亲有勇气活着,砸锅卖铁也要救母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此导入,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在讲《终身受益的权利》这一框题时,我给学生读了一段中央台记者和西北放养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这时学生开怀大笑,我因势利导,设问:“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轮回,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在学生回答“教育”后,我开始新课学习。
二、生活情境,身临其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实践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从学生身边的事引入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近,兴致很高。例如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时,我通过视频与学生一起回顾了赵丽蓉和巩汉林表演的经典小品《打工者奇遇》:“宫廷玉液酒180一杯”,“群英荟萃其实就是萝卜开会”……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我抓住时机,提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经营者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并由此开始新课。
三、问题情境,启迪思维
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例如在讲《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这一框题时,一上课我就抛出问题:“初一开学时,面对周围陌生的同学,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辨别班上其他几十名同学的?”学生回答:“长相、名字。”自然就过渡到了本课。又如在讲《财产留给谁》一框时,正值梅艳芳的母亲因梅艳芳的遗产分配问题再次走上法庭,于是我抓住这一事件,在新课开始前提出了一个带有悬念的问题:“如果梅艳芳的母亲打赢这场官司,她是否可以继承梅艳芳的所有财产?梅艳芳的哥哥有权继承她的遗产吗?”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本课。
四、情境表演,寓教于乐
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教师如果依据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小品、舞蹈等活动,让学生担任其中的角色,展示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可以很快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如在开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框题前,我为学生选择了一个情景表演主题:“数学考试90分……”让三名学生分别扮演自卑者、自负者、自信者,围绕主题即兴表演。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又烘托了课堂气氛,做到了寓教于乐。
以上是我在导入新课时经常创设的情境导入方式,当然,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歌曲情境导入、多媒体动画情境导入等。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灵活运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的设计与运用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既不能单纯的追求形象性、趣味性,热衷于猎奇而喧宾夺主,又不宜超过4分钟,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从而违背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导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切忌过深、过难而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这样才能既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又顺利引入相关内容的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导入精妙,情境创设得当,就能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赢得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导入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获得课堂教学一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书兵.中学政治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3]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