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小妹
摘 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强调在教学中互动,即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作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听力 教学策略
1.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人们研究教学方法热情高涨,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听说法、视听法,70年代出现了认知法、交际法,后来又出现了沉默法、全身反应法。新方法不断涌现,但外语学习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研究的重点无不落在教师的教法上。目前听力课题堂上的教学情况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讲解生词―背景知识介绍―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仅以听录音做练习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方式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很容易感到厌烦和疲惫不堪。这种英语教学以“教”为中心,学习者主要是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实践表明,只重教而不重学远远不能适应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注重学习规律,外语教学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我们进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重点是如何在听力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促进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2.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基本方面的对立和统一。教与学相互依存,教处于主导地位,学处于主体地位。学受教的启动,教受学的制约。因此,要研究如何教,就要首先研究如何学,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是统一的。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研究学习规律。
研究学习规律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今世界外语教学研究的总趋势。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是以教学为动机的,其特点为大多依附于语言教学实践,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和“错误分析”。70年代初,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提出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想。[1]70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教学方法转向学习者语言和学习者本身。[2]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开始关注和日益重视对“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主体的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实践。[3]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该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 Piaget)1966年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建构主义主张要通过互动与合作建构知识,特别强调要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进行学习,认为孤立的学习不能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只有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与同伴合作才能激活内在各种因素。[4]所谓互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之间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参与者之间必须有信息沟,必须有交流的要求,必须有交流的目的,这样,互动才会发生。互动不仅是师生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如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中间的互动(如角色表演、对子或小组活动、全班辩论等),而且还是主体与客体,即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使学习者自主地探究知识、自由地进行思考和创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自我的建构和自主发展。[5]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笔者进行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在课题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贯彻这些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研究目的: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和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
实施内容:(1)提问策略: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互动。教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练习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胸中有数,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容易混淆和忽略的地方设计问题,并充分估计到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是可能遇到困难的,采用启发式、练习性和复习性三种提问方式进行教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听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听的时候能有的放矢。此外,提问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听音引起的疲劳,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2)预测策略:指听音前利用所给的选项或文字对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信息作出预测性的判断。采用体裁预测法、标题预测法、主题句预测法、句子结构预测法、关键词预测法、功能词预测法、谈话者身份及其关系预测法等。学生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逻辑知识,而且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预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已有经验的重组和重新构建。这种策略有助于大脑快速地综合、组织起有意识的思维,做到有目的、有选择、能动地去听,从而取得良好的听力效果。
(3)记笔记策略:指以缩略语、图形、数字等形式记录下关键词和概念。巧用符号记录,即运用简明、扼要、易记的符号来代替听力内容中的信息;运用简略形式,如有些词的缩略形式;恰当用图形,一些图形可以形象地记录听力内容,如画一张嘴角向上的笑脸表示happy, glad, pleased。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主动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边听边记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快反应速度。记笔记能明确听力材料的重点、难点,有效地指引学生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4)跟读策略:指跟读源发言人的讲话,学习者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以默读或大声读出的方式重复目标语言中的话。首先,教师课前选择好适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跟读材料,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最好选择略高于学生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其次,听力训练前,教师应设计各种活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特别是对要听的材料的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信息的吸收和理解,也可减轻听力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再次,第一次跟读完后,让学生细心地阅读听力材料,并提醒他们标注出无法跟读的语句,弄懂意思不确定的词和句子,但不要让学生背听力材料。然后在学生不看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第二、三次跟读。最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跟读水平进行检查,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听力材料选择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来适应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跟读可以训练听说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是积极能动的参与过程。在进行跟读训练时,学生集中精力,运用语音、词汇、句法、逻辑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理解听力材料并跟读。跟读体现了学生与听力材料的互动,并实现了听说统一,有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
(5)复述策略:指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的不断重复。训练大声及时复述策略的使用,记笔记辅助复述策略的使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运用一些其他的辅助策略,如内容重组策略、问题引路策略、词语连接策略、主旨扩充策略、角色变换策略等。复述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任务的重要特征及关键点上,有助于知识的编码和贮存。复述中,学习者尝试重现、检验,是一项主动的识记过程,并能反馈加工信息的情况,能了解自己的复述情况,明确所复述材料的难点。这样能有效地指引学习者的复述方向,提高学习效果。听音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大声复述。总之,复述是主动地识记、理解、记忆和组织,是学生与材料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听说并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能力。
笔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英语听力课上单一的“三步曲”教学方法:听音―对答案―听音,改变学生的“聋哑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综合水平,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梁仪.从探索教学方法到研究学习规律[A].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C].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2]Andrew D. 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4]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5]李晓.试论外语教学“三大原则”及其实践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本文为2008年南昌航空大学立项的教改课题的部分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