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江霞
摘 要: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文化差异则是语言交际中的一大障碍。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英语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是否把跨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使得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交流的障碍。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镜象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看到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人和使用英语国家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思维模式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等也随之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即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这种障碍对语言使用有很大影响。如果只重视语言本身,忽视文化因素,就会导致不符合规范的语用失误。所以,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密不可分,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学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
文化既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又是其手段。教师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一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就会富有情趣,从宏观悟透语言的本质;将语言深入到文化,就会自然学会用外语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交际习惯方面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这样不但能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且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新奇,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可能会产生误会,进而妨碍正常交流。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果真如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增多,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推出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1987年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随着我们对英语教学本质认识的不断加深,199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新大纲把原大纲的教学目标从三个层次改为两个层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把原大纲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获取信息”改为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两个改变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重大修改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预示着大学英语教学即将出现质的飞跃,要为正在到来的信息共享的世界知识经济新时代培养更多英语综合素质较高的新一代人。
三、怎样在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教学虽然重要,但绝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换言之,跨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进行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教师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三)注重挖掘,随机讲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
(四)差异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二是某些英汉词汇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及典故谚语的运用上的差异。三是英汉语言中一些非语言因素蕴涵的文化差异。
(五)其他形式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教学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例如,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并配有字幕的影碟。学生们一方面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直观的感性认识。如有条件,可以请一些外籍朋友与学生们进行直接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域外的社会生活风貌。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们所记忆、领会和掌握。
四、结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教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们学会语言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们了解社会文化差异,使之能更好地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朱维芳文化差异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46-5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5]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6]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7]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1987,(3).
[8]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1987,(2).
[9]刘洪飞.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1999.
[10]吴兵.论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11]陆建非.英语教程文化导入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2]李育.发展性外语教学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5,(6):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