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金枝
素质教育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使命,是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它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从科学的基本事实或现象出发,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教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重视情感教育,调动积极因素
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不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融洽关系,激发情感。
教师应以自己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包含着信任和期待的眼神启迪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情感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在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后,对于答错的学生不要进行责骂、讽刺和挖苦,而应该以亲切温和的语气,期待的眼神对学生说:认真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答对的。对于还不会纠正错误的学生可作一些适当的引导,对于纠正错误后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在这种和谐友爱的氛围中,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获得信心,增加勇气。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识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能正常、和谐、稳定地发展。教学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故事、游戏、录音、电脑等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始终怀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主动探究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既使学生学会,又使学生会学、愿意学,教师要选择最理想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的全过程。
1.创造条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三步混合运算式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本找出解答的方法,再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再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组织讨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和动口,提高数学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2.注重质量,讲究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少数的学生活动代替多数的学生活动,讲究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提高参与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做到“保底不封顶”、“同底不同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会,以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参与的深度、广度与质量。
三、 合理安排练习,提供发展空间
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学生要使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转化为技巧,必须通过练习。因此,练习是巩固知识,发展智能,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意志的有效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中,既要巩固新知识,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层发展的空间,并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如精心设计一些“开放式”练习。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各人的智力水平、知识程度和个性特点,实行相同起点、不同分点、分层达标,尽量做到使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中流跟得上,下游丢不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综合练习后,再安排一些选做题目和思考题,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能做哪些题就做哪些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与创造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练习的效率。
四、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在每节课上有侧重地选择一两点渗透,做到点滴渗透,长期积累,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教学“元、角、分”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数学是凭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充满了辩证关系。教师可运用实践、联系、转化、运动等观点处理教材,选择教法,潜移默化,有机渗透。
例如:教四则运算时,加法和减法可转化,加法和乘法可转化,减法和除法可转化,这样四则运算就可统一为加法了,既揭示了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又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经常围绕素质教育这个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认识,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进行探索、发展和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