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深入推动了教育中心的转移和教学理念的调整,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素质教育的开展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说素质教育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基础重点学科,其教学不但是学生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和人文性使得该学科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天然的契合基础,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感悟,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4-0096-02
  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需要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从而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发展。语文之所以占据着基础的教学地位,主要原因在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探究。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少探究兴趣和热情。小学时期学生的性格并不稳定,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和消极,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语文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并缺少创新完善。语文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理解记忆背诵构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样板,千篇一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抵抗情绪更加强烈,课堂教学氛围也略显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等因素,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干预力度过大,全过程中指导和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但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大,自身的主体地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
  2.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素养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解释,包括知识、能力、技术等综合性的整合概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则是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学习修养以及文学风格和人文精神等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价值理念的引导、创新意识以及良好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将语文知识和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和积极情感素材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和发展。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首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开展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有利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知识作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其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天然的契合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健康的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引导学生接受积极的文化引导,在良好的互动教学关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世界。
  3.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
  (1)教师应当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可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兴趣的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學中开展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并对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教师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2)注重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确立。小学是学生思想价值理念确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同时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组成部分,鉴于此,教师应当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挖掘出语文知识中蕴含着的积极的情感价值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应得引导和讲解,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确立。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将文中感人的父子之情和现实生活中父亲的付出事例进行列举,引导学生学会对父母的感恩,促进学生感恩之心的建立。
  (3)创新和完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通过信息技术将语文的文本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与音频视频,在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增强了语文知识的吸引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枯燥的状况。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影视资料片段,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知识的学习上,同时也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通过微课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增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同样也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增加了语文知识的教学途径,特别是当前背景下小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为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和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述,极大地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将威尼斯小艇的课文重点知识和威尼斯文化重点录入教学微视频中,对文中“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进行写作手法的分析和鉴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4)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支持学生不断前行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建立,这一时期的教师课堂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对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起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积极的教学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例如:在课文《爬山虎的脚》的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了积极的教学评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学习自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戚玉娜.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华夏教师,2017(13):66
  [2]赵婷婷.打造生动课堂,开展高效教学—浅析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2):117-118
  [3]王云.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7(15):51-52
  [4]赵仕芬.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155-156
  [5]刘晓珍.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21-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