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雅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清小说线索,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二、能力目标。
(一)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二)体会作者精巧的情节安排。
三、情感目标。
从人性化的角度,审视玛蒂尔德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一、理清小说线索,体会精巧的构思。
二、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一、分析形成玛蒂尔德典型性格的社会根源。
二、探究小说意蕴,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提升认识。
教学过程:
一、通过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线索,启发引导学生为课文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师:《项链》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篇,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这堂课择要突出两点:丰厚的意蕴;精巧的构思。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知道项链不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且在文中已成为一种隐喻和象征。主人公因为一串假项链而跌入人生陷阱,所以项链既象征那种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又象征虚荣与圈套,玛蒂尔德向往的那种奢华生活,就是走向虚荣的圈套;丢掉项链,就是脱离虚荣的圈套,回归真实的人生。小说用间隔一行的方式,自然将课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写主人公梦寐以求的那种“奢华”生活,如果命题为“想项链”,那么后面的部分可以依次命题为……
生: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知项链。
二、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一)丢项链之前。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两部分,总结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之前的性格表现。
生: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板书)
2.师:请同学们分析造成主人公性格的社会根源。
生:a.罗瓦塞尔先生花400法郎买猎枪,为的是在夏季和朋友一起到南泰尔平原去打云雀。这对于生活还很拮据的他来说就是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b.罗瓦塞尔先生给妻子费力地弄到请柬,并置办礼服,甚至为妻子出主意借项链,无非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趋炎附势,巴结上流人士。
c.弗来思节夫人为假项链配精美的首饰盒,也是虚荣心在作怪。
d.“夜里做生意的旧马车,只有在天黑以后才出现,白天自惭形秽不出来。”表面是写旧马车主人自卑,不好意思白天出来,实际上也写了乘客怕坐旧马车丢面子,让人笑话,没有生意可做。
师:从以上可以看出,像罗瓦塞尔这样的小职员到弗来思节夫人这样的贵夫人,还有普通的老百姓,都遭受着虚荣心的侵蚀。玛蒂尔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能不被毒化?是“社会影响”(板书)使她形成了“虚荣享乐”的性格,她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玛蒂尔德在舞会上如愿以偿取得了巨大成功,她有了自信,她一点都不比那些贵夫人逊色,更有资格进入上流社会。她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可是乐极生悲,项链丢了,她为此付出了十年辛劳和美貌丢失的巨大代价。她时常设想:“如果没有弄丢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那我们来替她设想一下。
3.师生共同探讨:如果项链不丢失,主人公会是什么情况?(进行情感教育)
生:a.舞会以后她把项链还给了女友,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但舞会的成功会使她觉得有负花容月貌,她会在更加痛苦的煎熬中,在家无宁日的抱怨中,要么发疯,要么离婚,要么郁郁而终。这比丢项链更痛苦。
b.她会借机攀上高枝,靠出卖色相成为一个高级寄生虫,供人玩弄的花瓶,彻底丧失人格和尊严。所以没有丢项链的她的结局可能不是坠落就是毁灭,别无他途。
4、师:丢项链之前作者对主人公所持的态度……
生:讽刺和批判。(板书)
师:有人说,丢项链是玛蒂尔德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是其性格的转折点,也是作者对其态度的转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丢项链之后。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的性格表现:丢项链之后特别是通过赔项链,偿还债务,她用十年艰辛的劳动偿还巨债,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那么这一切显示出了她性格中的哪些美好因素?
生:诚信与坚强。(板书)
2.师:作者对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十年艰辛,何其不易。从玛蒂尔德夫妇决定赔偿项链那一刻起,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描写他们?
生:赞美和同情。(板书)
师生形象概括: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玛蒂尔德的性格是立体的,是虚荣享乐与诚信坚强的对立统一,作者对她的讽刺和同情是并存的。以丢项链为分水岭,之前侧重讽刺其享乐虚荣的一面,之后侧重肯定其诚实坚强的一面,同情她的不幸遭遇。
三、师生共同探讨。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要是现在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丢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败坏”,还是“成全”?“败坏”了什么?“成全”了什么?
讨论一:师:你如何看待舞会前的玛蒂尔德与十年后的玛蒂尔德对待弗来思节夫人的态度的变化?
生:十年前她见了这位朋友惟恐躲之不及,而现在她处境更糟,连引以为荣的美貌都没有了。可是她却带着“激动”的心情、“自豪”的笑容,主动上前打招呼,心态平和自然,她丢弃了虚荣自卑,得到了真实自信;由外在的形象美转变为内在的精神美。
讨论二:师:丢项链还“败坏”了什么?“成全”了什么?丢项链之后她的家庭和婚姻与以前比怎样?
生:丢项链之后,她丢掉了以前安逸的小康生活,但罗瓦塞尔先生对她体贴关爱,项链丢失之后他没有责备抱怨妻子,而是积极解决问题,四处借钱,努力工作,拼命挣钱,偿还债务。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度难关,无怨无悔,默默承受。他的所作所为,虽然很平庸,但终于使妻子明白了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所以说丢项链虽然断送了她的安逸生活,但拯救了她的家庭和婚姻,获得了夫妻真情。
小结:
《项链》是一篇充满哲理内蕴丰厚、意味隽永的小说。女主人公得到请柬,舞会上得意,看似成功,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陷阱;丢项链看似“败坏”,实则“成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应了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板书)
作业:
1.读了女主人公的故事,请你对她说一两句话;或者设想你就是她,故事结束了,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请你为女主人公重新设计一种命运,为故事设计一个别样的结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