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春华

  摘 要: 教学低效是较普遍的教学现象,如何突破这一难题,成为很多老师的心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经过艰难摸索,作者发现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中阅读能让语文教学美丽转身。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前预习 以读为本 高效
  
  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低效是现在很多老师上课后的总体感受。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有着这样的无奈与痛苦,虽然有废寝忘食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却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经过不停的探索和实践,我终于在痛苦和无奈中找到了希望,现将自己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有效的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在学习新课前,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学生预习,但没有对学生予以引导,从而导致无效预习。因为在学生心里预习就等同于看课文,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有些偷懒的学生只抢在课前十分钟看看书。虽然认真的学生会借助工具书查找文中的生字词读音,圈点勾画文中生动优美、富有哲理的语句,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但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因没有思考就没有疑难,没有疑难就无法沉入课文,浮光掠影就不能把握新课的内容,上课抓不住重点,老师也会感觉课堂进展不顺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改变这种无思维预习的情况,教师就必须抓好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可有的老师说:我交代学生预习时也布置了任务的,怎么同样没有效果呢?那么,能否设计出有效的预习问题,成了教学探索中的难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根据自己的教学探索实践,我觉得在设计预习问题时必须注意方式灵活,问题有趣味性。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唤醒他们研究问题的欲望。因此,如果预习问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直接使学生沉入文本仔细阅读。
  在布置预习《老王》这篇课文时,我先是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老王的一张画像,让学生思考: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学生读课文,看看在作者杨绛笔下老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直接把问题提出来,学生肯定不会很深入地研读课文,但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出来,就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活跃,把课文读得很透很细致。
  可见,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对课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考,老师在授课时,学生就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课堂自然不再沉闷,再抓住教学重难点,通过“引导,点拨”来完成新课,课堂教学效率就上去了。
  二、课堂以读为本
  阅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是一个人终身都该具有的良好习惯。在高中阶段,将阅读落实了,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近期目标、终极目标都将会实现。
  目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上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课堂教学由“满堂灌”转向“满堂问”,即在初读课文后,就是师生问答,大问题套小问题,提问结束,齐读一遍课文或指名读一两遍课文,以体现讲与读的结合。课堂主要活动成了回答提问,课文语言反倒没有被重视。这样蜻蜓点水地接触一下课文,学生根本无法汲取课文所蕴含的语言营养,好的东西随繁琐的问答而流失了。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多数是被动的,能参与的始终是少数,课堂效率不可能高。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所以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语言。高中教材是专家经过精心筛选的,里面不乏经典的篇目,是学生学习的范文。而语言的习得以积累为主,理应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道理只一个:只有通过读,才能培养语感,熏陶情感,提高认识,获得方法。语文能力是学生自己磨炼出来的,是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所不能培养的。因此,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
  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相反,在学生还没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就教,什么都教,结果什么都没讲透;讲完了,学生也可能没有任何收获。
  由此,语文课堂不必趋向于对课文内容的透彻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书;允许他们不求甚解,先背下来,积累语言,待日后慢慢感悟。现在的中学生阅读成人和古人的作品,自然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这很正常,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地就会理解。老师即使要学生在课堂上弄懂一些内容,也应该让他们通过反复读来获得认知,而非把教参的理解强塞给他们。课堂上我常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理解,去获取认知。长期坚持,我发现很多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导向性问题沉入文本后都有自己合情合理的解读。在得到我的鼓励后,他们都跃跃欲试,认真读课文,积极发言。课堂氛围良好,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还得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效率。刚开始时,我除了给学生一些导向性问题外,没有进行方法指导,课堂节奏很慢,效率也低。新课程在三维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而,在执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放羊式的阅读,而应该适时交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并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使之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
  如:第一遍,整体阅读,自己落实好生字词。
  第二遍,梳理文章思路,弄清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围绕一个什么中心话题,表达了什么主旨。
  第三遍,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生逐渐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会在文本中发现许多闪光的东西。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做到:精彩内容圈点摘抄;读到哪儿有感想就提笔写下(就写在旁边)。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立足于文本探究,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更好地进行下去,并逐渐让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
  但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无法让阅读更好更深地发展下去的。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才能使阅读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而且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技巧必须在课后大量锤炼才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于是我布置学生两个星期读一本书(在高中必读书目中指名一本),然后上交读书笔记。在笔记中,可以摘抄精彩的内容,可以摘抄有关的评论,可以写下自己的感触,哪怕是几句。督促检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读书笔记本有了厚厚的一叠,仔细翻阅,我发现:有平常上课的“课内延伸”,有自己阅读中的精彩片断,更有一些同学写读后感,成文的、不成文的都闪烁着学生阅读过程中跳跃的智慧。
  渐渐的,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作文不再千篇一律,课堂不再寂静,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仔细思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很简单:抛却那些花样百出的教学方式,让课堂返璞归真,无论课前还是课堂,学习古人以读为习的传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自己释疑,语文课堂能让学生们收益更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