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元元

  摘 要: 中考英语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听力就是其中一项。近几年来中考听力题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训练听力技能,提高考场实战应试技巧,是广大考生亟须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摸清并排除造成听力困难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英语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获取信息,而会听则是获取信息的基本环节。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听说在前,这也就强调了听的重要性。但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起城市学生较晚,基础比较差,加上听音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要的答题技巧,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为了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我进行了长期摸索,总结了些许教学方法,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自身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心理压力甚至克服心理障碍,我们平时应注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训练创设轻松环境,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愉快、轻松的条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听力训练往往是一种强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太久,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平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每天都听一些和课文相配套的文章,做到随意听。这样坚持听一两个月,学生会对磁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听力训练做好准备。教师在这一阶段帮助重点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努力寻找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多鼓励引导,少批评指责,耐心纠错,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不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选择与课文配套的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的选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材料的选择要集趣味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要能够使学生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别的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材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基础为根本,将这些材料搭配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如:一次训练既要有趣味性的内容,要有和教材内容同步的材料,在进行听力训练的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不断使已学的知识和语言现象得以复现,便于积累和记忆,减少听力训练中的盲目性,控制听力训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成功感。
  三、设计适当练习题型
  听力练习形式多样,学练结合,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听力理解的题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选择题、简答题、信息转换题等。这就要求老师每次在练习的时候,要适时地将这些题型都照顾到。学生长时间进行这样的训练,在每次做听力的时候就会有目的地看题目,能够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在听力训练中,合理安排内容、科学设计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按照教学大纲对听力教学的要求,结合中考听力题型的难度与模式,根据不同年级与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听力材料的内容与难度应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听力材料的题材应做到围绕考纲,丰富多样。七年级完成教科书上的听力训练教学后,八年级可采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听力训练材料;九年级在采用同步听力同时,可增用难度适当的高中英语听力材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但符合他们胃口的听力菜单,可使学生听有所得、学有所获。
  四、注重技能训练
  学生经过大量的训练之后,教师就要带着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技能训练。因为英语听力中的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意群的分辨也会影响听者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所以学生在听题的时候要做到三点:一是心平气和。集中心智,排除杂念,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二是有速记习惯。边听边将所听到的重要信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速记,以免遗漏。三是弃“前”保“后”。如果漏掉某题后,应暂时跳过而让思维随听力材料继续,不能为了一题而放弃后面的内容。我们要力争在有限的时间要求学生多听一些材料,挤出时间来补充有一定难度和一定速度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总之,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能够在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素质,选取适当的听力材料并设计适当的题型,加上必要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外语研究,2003.
  [3]李英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