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锻炼与青少儿体能全面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文义

  摘 要: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布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体能作为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它与人体总体健康水平密不可分。青少儿时期是人生的春天,运动不仅能增强青少儿的体能,而且能给予青少儿生命的关怀。研究证明:家长关注青少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培养、探讨并重视青少儿运动能力的科学养成,是对青少儿健康成长的最有效呵护。
  关键词: 青少儿 体能 下降原因 体育锻炼
  
  1.前言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年发布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学生体质状况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提高,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反映出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2000年,武汉市对7―18岁的少年儿童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调查中分别就立定跳远、屈膝仰卧起坐、60米冲刺等项目做体能测验,结果发现青少儿们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耐力都不够好,尤其是腿部肌肉耐力发展不佳,小学三年级前的青少儿双腿耐力的发展,竟然处于停滞状态。 杭州某中学最近为全校同学体检,发现体能不佳的同学比比皆是。由于缺乏运动,一些青少儿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学习时更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状态。这些事例向我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青少儿健康的警报――有体重无体能。
  2.体能的含义及其评价方法
  体能是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美国白宫体能委员会将体能清楚地定义为:人在工作时表现积极、愉快而不感疲乏,同时还有余力去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德国学者拉逊认为,体能应由下列因素组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循环性耐力,动力和速度,柔软性和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和正确性。上列因素都可作为衡量青少儿体能状况的依据。假如青少儿经常生病,学习状态不佳(易焦躁、倦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洋洋没精神,那么说明他的体能状况就属不佳。
  3.青少儿体能下降原因分析
  3.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许多父母把健康寄希望于医疗、保健品,而不注意健身锻炼。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儿生活无规律,起床后匆忙地吃点饭甚至不吃饭就去上学,下午回家埋头赶作业,然后边吃饭边看电视,直到大人催促才睡觉。若是节假日,这些家庭就更无章法,常常是暴饮暴食、贪吃贪睡,青少儿和大人一样不做任何户外活动。
  3.2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
  都市文明加重人口集中,居住高层、空间狭小,青少儿运动锻炼场所由户外移到室内,整体大肌肉活动(跳、掷、攀等)机会减少;他们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城市交通的拥挤,也使家长刻意减少青少儿走路和外出活动的机会,许多青少儿连每天走路上学的机会也没有了,何谈专门的运动?
  3.3父母的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在青少儿还没开始运动时就处处提醒,或为青少儿清除所有可能的障碍,造成青少儿防卫心理过度,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提高。
  3.4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受片面的社会价值观影响,许多家长对青少儿体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升学的压力,迫使许多家长乐意送青少儿上各类文化知识补习班和才艺班,而从没想过要培养青少儿的运动能力。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往往只贪图舒适,而忽视体育锻炼。如果家长们不重视给青少儿更多的运动机会,那么青少儿体能将会持续变差。
  4.体育锻炼让青少儿们健康强壮
  虽说体能有“自然增长”的过程,但这种增长是很有限的,要提高人体机能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加速身体各器官系统、肌肉组织新陈代谢,这就是人体成长发展的“用进废退”规律。有专家形象地把它表述为:运动―能量消耗―异化作用―同化作用(消化、吸收)―恢复能量―消耗能量―体内物质积累―促进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缺乏运动而引起的体能低下,会造成多种健康问题。
  4.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
  (1)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使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2)有利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运动中,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的协调能力。
  (3)有利于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运动的青少儿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青少儿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4.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
  4.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升的氧气,而跑5千米,1分钟能吸取2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青少儿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青少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儿与同龄青少儿相比,平均身高高4厘米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青少儿的心理气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结语
  青少儿在成长发育阶段,良好体能的获得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与引导,离不开社会各层面的关怀与呵护,然而家长作为孩子最直接的监护者,不仅应在孩子的智力成长上倍加关心,而且应为孩子健康的成长倾心尽力。为此,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有意识培养青少儿的运动能力,并把它发展为体育兴趣。其次,帮助青少儿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把体育作为一种体力活动是不行的,应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青少儿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成效。再次,督促青少儿坚持锻炼。青少儿的自觉性和毅力不强,若没有家长督促鼓励,则无法保持体育锻炼的效果。最后,指导青少儿科学锻炼。运动会引起身体机能的深刻变化,过少的运动量对身体机能无刺激作用,超负荷运动又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家长既要警惕超负荷运动,又要提供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青少儿对自己承受负荷的能力建立信心。
  因此,要教育青少儿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告诉青少儿要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不仅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而且要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既要获得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又要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 大学生体质状况下滑[N].中国青年报,2011-9-4.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