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产生内涵的新解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 怡

  摘要: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运动,深受社会各界的喜欢,对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另辟蹊径,从身体操练与身体活动来对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表述找到了一个标准。双从体适能的观点对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外在形式的表现有了一个新的解释。
  关键词: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身体操练;体适能
  中图分类号:G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11-02
  
  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处于紧张的社会压力之下,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出现,使现实社会人群许多人都喜爱这项运动。它可以让我们学到新奇又刺激的技巧,缓解各种压力也提供学习如何控制身体及使体态优美的机会。对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和产生的内涵的说法有很多种,本研究就是从身体操练和体适能的观点来解释体操与健美操等运动的产生的内涵。
  一「身体操练」(Exercise)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在「连续性」一文中指出,在诸多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中,可区分成两类的概念标记,一为「核心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另一为「衍生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前者堪称为主轴,就是「连续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核心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光谱线,图标如下:
  游戏 Game运动竞技 职业运动(劳动)
  Play Game Sport Athletic Prof. Sport ( Work)
  (光谱线中game一词,作者认为由于在中文中尚未找到较贴切之词汇翻译之,故以原文呈现,此在「连续性」一文中有较多之说明)。
  上述光谱线,意味着这些身体活动概念标记之间在性质上呈现连续性,依作者之说法,共有十八项之连续性内容,其主要的特征除了前文已述的两项要点(以人为指涉对象、以大肢体肌肉之操作为范围)之外,在于它的竞争性、规则性、公开展示性与社会文化性。而本文在建立了核心轴之概念标记,处理完Play、Game、Sport、Athletic、Professional Sport等概念标记之关系之后,继续的从其余的身体活动概念标记(如Physical Education、Sport Education、OlympicMovement、Exercise、Fitness、Wellness、Recreation、Leisure等)中,从文献探讨中寻找相近、具某种共通性质之概念标记。
  自从人类存在地球上开始,人类的身体活动一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人类的Exercise早期是以一种身体「劳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在人类狩猎的时代,根本没有我们现在所定义的Exercise之存在,人类的生活就是终日移动以求取生存。在基本的生活有了温饱之后,人类基于不同目的衍生出的身体活动形式日愈增多,如为战争需要而准备的战争技术操练,或为祭祀仪式而为之舞蹈等均属之,这也是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产生的最早雏形。
  所谓的Exercise是一种身体的操练形式,最早的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埃及人于公元前三千八百年于Memphis所举行的跑步活动(Crawford,2000)。史上纪录最早亦较完整的当属古希腊、罗马之时期。雅典人崇拜美丽的躯体,并努力的使自己的躯体成为一完美之身,他们相信健全的人来自于一个人同时拥有健全的心灵与健全的身体。而斯巴达人更是实行军国民主义,要求国民必须接受身体的操练培养强壮的身体以能抵抗战争之严酷考验。这也是竞技体操与健美操要求人有健康体魄的本质要求之一。
  及至中世纪之后,于19世纪之初,德国发明了一套身体体操,后人称之为德国体操,此种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影响了丹麦、瑞典与芬兰等北欧国家,并成为一种身体操练的特定型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与健康。至于英国则采用了运动竞赛(athletic)与「运动」(sport)的身体活动方式用以增强其国民的体能,随后的美国深受英国之影响,采取了相同的发展模式,并随着英国、美国之国力,此种运动竞赛(athletic)与sport进一步传播到许多的国家,影响及于各洲,可说,透过身体的操练以达到身体能力的增强及健康,此种身体的操练方式即是exercise,本文翻译称之为「身体操练」,而不采部分中文所指称之「运动」(如英文中之Exercise Physiology,中文常译为「运动生理学」)。这样,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就有统一的要素,即身体操练的活动方式,这也为以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的发展和研究有了统一的标准。
  二、「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与竞技体操和健美操
  Physical Fitness一词通常被译称为「体适能」,似乎较无争议,此词早期被译为「体能」,但随着身体科学之进展,国内相关人士也顺应国际潮流之趋势与学理上的需要,改称为「体适能」,意味着此词之中英文在名与义之对应上,已较趋符合。
  McIntosh(1957)指出,根据史料,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即已有体适能之观念,即在ClaudiusGalen所写的「小球的健身运动」(Exercise with the Small Ball)一文中,提到一般人不论男男女女,身体应接受例行的重量训练以改善身体条件,但他反对竞技体适能,他认为竞技体适能(athletic fitness)对身体的健康有危险,一般人应发展「正常体适能」(normal fitness),同时身体的训练应配合饮食,这样的观念在现代亦是如此,可知古代罗马已经把体适能的观念与身体的健康与饮食的配合等连在一起了。这样就可以理解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发展的内涵又有一个新的表述定义。
  体适能的定义,依直属于美国总统的「体适能与运动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之说法,被界定为「是一种能力,此能力除能有效的执行日常工作之外,并有剩余之能量去享受休闲活动,并能处理不可测的紧急情况」。全美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联合会(AAHPERD)对体适能的定义亦说明其与生活、生命之关系:「体适能」是多面向的一条连续线,此连续线受到身体活动的影响,其之连续性从一个人之幼年至长大趋老」。此直属美国总统的咨议会,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美国总统青年体适能咨议会」(U.S. President’s Council on(下转13页) (上接11页)Youth Fitness),其之成立是受到一种说法之刺激,即认为欧洲与日本的年轻人在一系列的肌力与柔软度测验,较之美国年轻人来得好,导致美国为提升年轻人的身体能力而设立了此委员会。从此委员会之设立宗旨,亦可知所谓「体适能」之指涉主要在于身体的表现能力。这与前面所述的身体运动和身体操练是统一的。
  体适能概念之产生就近代来说,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开始,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间之工业主导之时代,此时期之特征在于蒸汽机与电力之发明,人口大量的由乡村移往城市,人类的生活开始出现较低体能依赖之转变,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即有一批有志之士,提倡身体的操练用以提升两性的健康,此为体适能之近代发端。这也是为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找到了外在表现形式的表达方法。

  在概念之起源上,最早将体适能概念提出者,为于1968年于发表「有氧运动」(aerobics)一书之作者Kenneth Cooper博士,在书中强调肢体操练、肢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效果(Siedentop,1990)。但对于体适能的定义仍各有见解,如Siedentop(1990)指出的,在1940至1970年代间,所谓的体适能测验就是测验身体的肢体操作能力,如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爆发力、柔软度、速度、平衡、正确性等。Siedentop进一步指出,体适能的概念应区分成两个子概念,一指「与健康相关」(health fitness)的概念,本文称之为「健康体适能」。另一指「与身体能力表现相关」(motor performance)的概念,本文称之为「肢体操练体适能」,后者即指前述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等因素,而且不同的运动项目之运动者,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因素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因素,如「速度」而言,短跑选手所需要的速度与足球选手所需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此即肢体操练体适能的「特殊性」特征。而健康体适能所关心的不是跑步速度的快或慢,或投篮的准确度等,它所关心的是要让人生活的更有质量要活得更好,能有更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活得长寿。所以从体适能的角度去看,现代竞技体操与健美操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它有“体适能”的特点,才使竞技体操和健美操有了使大众喜欢的理由。
  
  参考文献
  [1]Kelly,J (1981) Leisure and sport: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In Gunther R.F. Luschen & George H.Sage(Eds.),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p185).Illinois: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2]Kelly,J (1972) Work and Leisure :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50-62.
  [3]Lenk,H(1981) Sport achivement, and socioal critism. In Gunther R.F.Luschen & George H.Sage(Eds.),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p369).Illinois: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4]McIntosh,C. M.(1981).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the ancient world. In Gunther R.F. Luschen & George H.Sage(Eds.),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of Sport(p28). Illinois: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