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一新生宿舍交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宁宁 张玲玲
摘要:大一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大一新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能否处理好宿舍的人际关系对大一新生适应新的环境乃至其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中笔者根据自己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得到的资料对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心理学知识探究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变这些现象的策略,力图对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字:大一新生;宿舍;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83-01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最大的差异就是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度过,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8小时,在大学生活中居于首位。对于初次远离家乡,独自踏上求学旅途的大一新生来说,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宿舍这个大家庭,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难题。因此,研究大一新宿舍交往的现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非常有必要。国内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宿舍交往的研究,也有很多关于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而对于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 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现状
根据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得到的资料来看,大一新生宿舍交往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 “小团体”盛行。大一新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强烈的群需要,比任何生命的发展阶段都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由于地域的差异和言语的不同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不能顺利进行,这就导致了大一新生倾向于与宿舍内与自己地域差异不大、言语相同的人交往的现象。因此,大一新生宿舍内就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团体,小团体内的成员只在自己所在的小团体内活动,很少与小团体外的人交往。
(二)相互不接纳。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根大的转变,人们不再推崇大一统的勤劳勇敢、勤俭节约,而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特别是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不论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消费观,而且他们都不愿意与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不同的人交往,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相互之间不能接纳,认为对方的价值观、消费观是不可取的。
(三)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些大一新生没有寄宿生活的经历,他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没有集体意识,不参加集体劳动,他们不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样一来,宿舍成员之间会产生许多矛盾,而且矛盾都不易解决。
二、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支持的缺失。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小团体”盛行主要是由于大一新生社会支持的缺失。社会支持即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是其他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的基础。大一新生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了父母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赞美,他们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都不能满足。于是他们迫切地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而与和自己言语不同、地域差异较大的人交往不能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顺利的进行,所以,他们都倾向于与自己言语相同、地域差异不大的人交往。
(二)首因效应和自我中心。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出现互相不接纳现象主要是由于首因效应和大一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90后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影响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他们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特别相信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所以首因效应对他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90后的大一新生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来评价别人,他们用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为别人下一个定义,并据此决定对这个人的态度。由于相似性可以增进人际吸引,他们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相似的人交往,而拒绝和其他的人交往。
(三)缺乏移情能力。大一新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主要是由于移情能力的缺乏。移情的能力即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大一新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养尊处优,父母对他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除了学习从来不要求他们做什么,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所以他们也没有集体意识,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只希望直接享受成果。而且,现在的父母很少教育孩子要懂得忍让和理解,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他们养成了不顾别人感受,为所欲为的习惯。于是就产生了大一新生宿舍交往中的种种矛盾。
三、改变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策略
(一)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宿舍人际交往能力。
(二)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工作,培养大一新生的优良品质。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教育形式与学生紧密沟通、交流,利用有利时机与大一新生谈心,教育他们懂得宿舍同学之间友谊的宝贵,指导学生加强交往知识的积累,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以讹传讹、不欺辱、不嫉妒他人;经常换位思考,多关心体谅理解他人,最后达到自我内在素质的完善。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以互帮互助,角色互换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来提高大一新生的移情能力。
(三)大一新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大一新生可以通过借阅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自身修养的书籍,主动地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听有关人际交往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宽容、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他人,消除偏见、自私、敏感、嫉妒等不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焦爱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发展规律与策略的研究[J].管理教育 2008(9)109
[2]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293-295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