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数学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荣丽

  摘要: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过程。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50-01
  
  一、教师有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应该是学生的表率,要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没有形成,根据经验习惯于用生活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长时间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所以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给学生正确的数学语言引导,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
  二、在情境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课堂活动中,首先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敢“说”。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自然就有说的欲望,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二)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有话说
  (1)在动手操作活动中
  学习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在数学教学中,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可以加快他们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十分重要。在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动脑、动口三种感官有机结合,既获得了知识的内涵,又能增强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一位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也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我们手头还是各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就各自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在合作中交流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是锻炼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人人都发言,一节课的时间很难做到。若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里进行讨论,每位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
  三、在教学中训练数学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孩子积累了丰富而准确的数学语言既能节约课堂时间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数学”来理清思路,通过“讲数学”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计算教学中熟练说算理。在教学中,看似简单的计算,最后学生总是算不对。所以,计算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清楚的把计算方法说清楚,不能只停留在会算上,在完整表达算理的基础上,慢慢的训练学生算的又对又快。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五单元“买书 ”一课,计算28+4时,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完整的说自己的意见。“我是这样想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我是这样想的:先算28+2=30,再算30+2=3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先算个位上的8+4=12,满十进一,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2加进位的1得 3,在十位上写3,所以28+4=32” 。这样长时间训练学生的说理表达,不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叙述公式推导过程。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图形公式,在解决问题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如果不理解只是机械的背下来那么在应用公式解题时就会遇到障碍,所以要求学生要理解并能完整的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整理思维并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动手沿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8等分,16等分,32等分,所拼成的图形逐渐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也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乘圆的半径了,最终得出S=π r2。经过这样的叙述,加深了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所以重视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发展了说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中叙述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会把思考过程说清楚,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因此要引导学生用简练的数学语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增加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时,通过画线段图理解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如:果园里有梨树25棵,苹果树有3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百分之几?要让学生理解着叙述:要求这个问题也就是求苹果树比梨树多的棵树占梨树的百分之几,列算式为:30-25=5(棵)5÷25=20%。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就会用连贯、有条理的语言口述分析过程,具有清晰地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分析方法。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一位名人说过:“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以在数学课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