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 雍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及初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文言文教与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研究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的观点,并以《<论语>六则》的教与学为例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文言文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2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的认识,“民族文化智慧”的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吸取,“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的逐步养成等,都离不开文言文的教与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文言文的教与学活动所起的作用比对其他形式的文章的教与学活动所起的作用更大。由文言文篇目在初中语文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得出此观点。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为例,三年的文言文单元占有率近百分之三十;文言文单元中除去古代诗词,纯文言文篇目共计五十四篇,占整个篇目的百分之三十。有的版本文言文篇目占到近百分之四十。
  文言文的地位如此之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不可轻视,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也应该像对待其他形式的文章的教与学活动一样多做研究,贯彻新课程改革思想和理念。但在文言文教与学的活动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占主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大多还是在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大多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还是这样的:解题――介绍作家、作品――学生读――老师边读边讲、翻译、学生记录――老师归纳段落大意、归纳文章中心――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模式中,老师是主体、主角,学生是配角,是被动吸收的机器。追其原因,这样做是最省时省事的。学生只需把老师讲的记住了,也就能够应付考试了,成绩也不会很差。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畸形的,不是完整的,永远离不开老师,更不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
  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违背的,是应该摒弃的。但还有很多老师紧抓不放手,很是舍不得,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他们不信任学生、不了解学生。他们认为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没有文言文各种知识的积累,缺乏自学能力,只能靠老师讲解,学生记住就可以了。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在文言文的教与学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改革,才对得起我们的职业,才不会永远是“教书匠”。
  在文言文的教与学活动中,老师要扮演好研究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扮演好研究者的角色。一是要研究文言文教材。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提出的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目标看似很低,所以老师也就不如教现代文那么重视,花的精力也不如现代文。实际上,这个目标是不容易达到的,“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文言文”不光是指课内的篇目,还应该指课外的篇目。要达到这个目标,老师和学生必须花大力气。所以老师要研究教材,无论上哪个年级的课,都应该熟悉三年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篇目。二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了解学生已具备哪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如何;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喜欢采用哪种或者几种学习方式等。三是研究新课程理念、新信息和新手段。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大胆摒弃落后的、滞留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大胆地试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让学生尽早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主人。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就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研究、组织、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是互相贯通、融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现以《<论语>六则》为例,加以具体阐述。
  第一步,我确立本文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初步感知文言虚词“之”、“而”、“乎”、“矣”、“焉”、“哉”等的用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并加以积累;初步感知文言文中有些古今异义的词语及通假现象;了解古人对待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并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背诵。
  第二步,我把了解古人对待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确立为教学重点,把感知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现象、特殊句式确立为教学难点,这样做,是根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现状和自己多年对教材的理解而来的。
  第三步,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环节一,了解孔子和《论语》。我让学生在微机课时,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整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完全抛弃了以前由老师讲解的传授法,只给学生补充介绍了有关“四书五经”的常识。环节二,朗读和背诵。一般情况下我给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朗读,争取能够背诵,多次实践证明,这个要求是能够达到的。这个环节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熟读和背诵为以下的词句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对一般的文言文也是这样。环节三,组织和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使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首先,分组讨论。有争议的地方,学生保持自己的意见,待到下一个环节提出来,在全班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一个代表,轮流讲解一则,其他组如果觉得不如意,就当堂提出本组的不同意见,在班上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环节四,突破难点。学生们把六则都讲解完了后,觉得该结束了,这时我向学生说:同学们,老师还有几个词语和句子理解还不够清楚,还要请同学们帮助我解答。随即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之”、“而”、“以”、“矣”、“哉”、“乎”等虚词和“何以”、“是以”、“说”、“罔”等词语,结合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请学生帮助我落实,根据学生的理解,我再加以点拨和归纳。环节五,解决本文学习重点,即六则论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的道理。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找出来,然后在班上交流,我边点拨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环节六,拓展。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加以总结,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习惯采用哪些学习方法,在态度和方法上怎样加以改进。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完全让学生唱主角。这样的教与学活动,学生就不再是记忆的机器了,教师也不再是“传声筒”。这样坚持下来,到初二的时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很多文言篇目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很有趣味,他们愿学、乐学、好学,逐渐成了学习的主人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