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瑞颖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也成了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为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针对如何改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本文就这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33-01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可以更真实地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更确切地说,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这是一种无声的对话,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精神的对话,也是一种灵魂上的问答。在这深度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得文章的真义,也会使得读者的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
一、当前教育现状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纵观当前教学实践,阅读教学并不乐观,还存在很多误区。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偏离,忽视和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简化,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教法单一,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这些误区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新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相背离,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创新阅读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二、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一)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让他们翱翔于知识的海洋。学生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能否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励者、引导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
(二)培养探究能力, 发展主体性人格。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知识文化积累,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当前语文阅读被动、封闭、功利性的学习方法的否定和扬弃.所以我们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学习的习惯,重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当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之间会互相影响,长此以往,就能使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置身于该群体的个人通过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感染上这个群体共同的风尚与气质。因此, 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与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这样的环境需要我们教育者有意识地去营造。
(三)重新定位,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巢宗祺教授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是完全相对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定位,必须尽快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积极采用表演式、“以点带面”式、体悟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我们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过犹不及”,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止于至善”: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有效“控制范围”内展开,这个“范围”就是老师根据教学实际所设定的学习“板块”,在这个“板块”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梳理小结。有时我觉得,课文中的有些内容,学生本身是能“意会”的,老师不要讲得太细,重点是设计有层次、有价值的同题,然后有耐心的让学生围绕重点去思考,并“言传”出来。
朱自清先生是这样看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讲读一方面训练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供写作的范本。”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明确指出:“阅读与写作的练习永远应该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我们的写作中,重要的是联系自己的意念,做到心中有我,能设身处地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不如原文,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自然而然地,也会从中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
总之,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易于接受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君:《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岑世赘.浅论高中语文阅读趵作用与方法.科教文汇,008.6(上旬刊).
[3]黄建生.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