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纳雍箐苗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 丽

  位于贵州西部,毕节地区南部的纳雍县境内居住着一支神秘的苗族――纳雍箐苗族,系纳雍四个苗族支系之一,共有15个苗寨,总人口不足5000人,分别居住在纳雍县百兴、张家湾、水东三个乡镇。其聚居地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箐林里,远离集市和乡镇,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箐苗族自明朝以前就居住在贵州腹地。清康熙三年(1644)吴三贵剿水西,水西宣慰使安坤(彝族首领)率领水西各民族奋起反抗,苗族是其中的主力军。水西战役失败后为躲避战乱,苗族的一部分逃到今天的纳雍、织金、六枝等地居住。在纳雍百兴、张家湾、水东居住的苗族就发展成为今天的箐苗族。箐苗族就是未被清军找到的“丢失在深山箐林里的民族”。
  纳雍箐苗从装扮上来讲头饰特点最具突出:用祖辈几代人蓄的发丝搓成长三米,重两公斤,在付上木质“v”型牛角状木梳盘成黑色高髻露出两角,显得雍容华贵。服饰以女装最有特色:上身穿手工刺绣、蜡染,前襟至腰,后披至小腿,呈燕尾状对襟衣;下身穿镶有波浪花纹齐脚腕的百褶裙,脚裹擀毡羊毛护腿,脚穿翘头桃花钉子鞋。服饰高雅大方`、刺绣技艺精湛、色彩柔和。全套装束被西方学者认为“严如高贵的殿下公主”。
  其中纳雍箐苗绣造型独特、朴实、生动、构图饱满、色彩高雅,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在苗族古歌《迁徙歌》和传说故事中有大量材料反映:在苗族自身的服饰刺绣纹样中,几乎都有一些形象固定、代代相传、程式化了的表现苗族祖籍、故乡及迁徙图案。这些图案纹样是苗族女装服饰诸多图案中的主体图案,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还表现了苗族人民对历史和祖先故址的回忆与怀恋。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一件完整的苗族女装服饰,堪称为苗族历史的成列馆、穿在身上的史书。
  纳雍箐苗服饰同样也同其他支系的苗族服饰一样,服饰上有祖先生活过的田园山川,裙子也镶有花边代表长江黄河。绣品上的几何图形代表房屋、田园、河流山川,花纹多种多样。苗语“阿努纸底”意为花五粒。“阿努意介”代表花八瓣。“阿努表介”是花四瓣。“呵努鹅”代表象鹅一样的花。“阿努字”是用蜡画的花。“阿努妈叨”是很肥壮的花。“良赶都”代表大小田螺底花等等。据说还有许多老一辈的花纹现已失传。
  纳雍箐苗绣,多以黑布为底。花线喜用紫红色、白色、绿色、橙黄色套已其他杂色。挑花技艺:先用花线勾出轮廓、再按图案和布的经纬纱数插针,多为背面挑,正面看花纹。常是几朵不同纹形的小花拼成一大朵,外套菱形方格,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坐标”,对角插针成“x”形,称平挑花,平挑花又分明挑和暗挑两种,明挑是正面挑,反面看,暗挑是反面挑正面看,挑花的两根平行线必须加挑若干个方格。有些基础花纹还有圆形、半圆形、葫芦、圆勾藤串、S形花瓣、旋涡、小圆圈、梯形等。苗语“板挑”意为用花线顺一根布沙串上来,挑几根纱或压几根纱,形成花纹,称为串纱花。“板斗”用小十字组成的花。“板海”最长串七根纱,两头发展,一根一根数着纱挑走,形成花纹。“拿鸥”四方花,先绣格子,再填花。“插板”意为剪纸绣,用纸剪出花纹,再粘在布上,配以花线插针等。还有一种“搅阿绕超”用五色布嵌在绣布间连接绣片,形成花纹。成品花纹有疏有密,花簇有繁有简,相互辉映,典雅美观,刺绣技艺的精湛当属“服饰大族”之魁首。
  纳雍箐苗族人口极少,其他地区均没有其支系的分布,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发展特别缓慢,而且整个大环境的高速发展令箐苗族的文化逐渐被同化。随着外来先进文化的渗透,箐苗族从封闭的原始生活习惯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自然也就加快了被同化的过程,自己本民族的一些东西在逐渐被遗忘。特别是服饰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自身的服饰在劳动生活中总有诸多不便,汉装便成了首选。特别是年青一代,基本拒绝本民族服饰,加上读书、打工,更没有闲情去学刺绣手艺。老一点的随着年龄的加大,眼睛也不好使,难以找到传承的后辈。箐苗绣正面临着遗失状态。因此,加紧对这一支民族的生活习俗拯救,刺绣、蜡染等技艺的拯救已迫在眉睫。
  为此,2006年,纳雍县人民政府将纳雍箐苗绣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纳雍箐苗绣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