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瓶颈”的突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继德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方面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又是其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现行的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看物理课本,一目了然;做作业,芒然;考试,则昏昏然;老师评讲,恍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深究起来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观念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应试教育”的后果造成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略了知识形成过程的研究;只要求学生对结论性、规律性内容的掌握,而淡化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和规律的来源过程。知识型人才的教育观念自然只能培养出知识型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所造成。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也只重视对知识的掌握、结论的应用和规律的认识,而忽视了过程比结果更有利于人的发展的事实。结果是:学什么,考什么,可以得高分;学什么,用什么也还过得去。要说举一反三就困难,要求来一个创新,那更是难上加难。在物理学习中就表现为:学生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物理本质和物理规律割裂开。各唱各的调。遇到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不去深究它所隐藏的物理本质和物理规律;同样看到物理本质和物理规律也不去联想它对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这就好比是“物理代沟”,结果造成所学的物理知识是“死的”,物理规律也是“死的”。最终造成人的思维也是“死的”。还谈什么创新。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人才的质量。要突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实现由“知识型”人才到“研究型”人才的转变。注重过程教育,注重形成性学习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应遵循“物”与“理”的结合:
“物”――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
“理”――物理规律、物理结论。
二者的结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由“物”及“理”,让学生睹“物”思“理”刨根问底,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2)由“理”生“物”,让学生见“理”忆“物”,让物理在社会实践中活动起来,从而学会应用物理规律,提升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3)“物”与“理”并驾齐驱:“物”好比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体;“理”就是人的灵魂。“物”在“理”的指引下具有共同的性质;“理”在“物”的支撑下变得活灵活现,变得人们可以理解和掌握。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是客观存在的基础,“理”是这个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即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总体来讲,物理过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理过程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探究规律过程,即是归纳和抽象的过程;二是物理过程也是由物理规律向客观存在的事物辐射的过程。两个过程水乳交融,自成一体,密不可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要学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螺旋式的前进,使其思维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螺旋式的上升。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批的教育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才能真正使中学教育成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平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