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小玲
针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我尝试建立了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结构的模式――学教结合式,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学习目标自主、合作学习,然后由教师点拨解难,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完成课文内容的拓展运用。如此优化教学结构,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把它设计为五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先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确定课文学习目标。例如:《在山的那边》“整体感知内容和形式”的目标确定为探究诗中“海”与“山”的深层含义;“文笔精华揣摩”的目标确定为品味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味;“拓展运用”的目标确定为说说自己心中的“大海”。
第二,自学阶段。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并不是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而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引导、指导,在“读、思”二字上进行指导。
“读”要求懂。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课文?有人提出效法古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固然能读懂,但在一节课内甭说“百遍”,有的课文连一遍都读不完,“其义”又怎能“自见”呢?由此可见,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读”是要在单位时间内求“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会读。古人云:“受之鱼不如授之渔。”“会读的抓题,不会读的啃皮。”如何教会学生去“抓题”呢?(1)从课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窗口,一些课文标题已揭示了课文的重点。如《变色龙》标题就形象概括了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一个“变”字,体会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原因,就能了解主人公的形象,进而理解这一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2)抓关键词语。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阅读,有助于把握课文中心。例如《中国石拱桥》在开头就提出了石拱桥的特点:“出现得比较早”(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若阅读时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就能理解课文是怎样从一般到特殊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3)抓中心句。以重点句为中心,读懂全文。如《晋祠》一文就围绕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光浑然融为一体”这一中心句展开说明,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晋祠”的特点,这样顺藤摸瓜就能理解全文。(4)抓重点段。利用课文内容各段之间的联系,选择其中的一段为重点进行阅读。如《苏州园林》的第二段除了点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外,还概括了体现这一总特征的“四个讲究”(即讲究布局、讲究配合、讲究映衬、讲究层次),若抓住了一个总特征和四个讲究,逐节阅读下去,便能把握匠师们的别出心裁和文章的重点。(5)抓中心事物。有些文章往往围绕某一事物故事情节。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主体部分“断案”就是围绕“护官符”来展开的,贾雨村的前倨后恭,徇情枉法,胡乱断案,都与“护官符”有关。为何“护官符”能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只要抓住这一中心事物,理解“护官符”的秘密,就能读懂作者塑造贾雨村这一典型的社会意义。阅读抓住了“要题”既易读懂文章,又能节省时间。
其次,要精读。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要读得精细,就是边读边思,品味词句,概括段意,通过划、点、圈、评、分析课文,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二要读得精要,就是要抓重点读。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概括出重点,阅读的速度不能不说是至关重要。要培养阅读速度,让学生会浏览和跳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学生学会了“读书”,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自然会产生好读的兴趣,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
“思”要质疑。“学而不思则罔”,“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古人读书尚提倡“思疑”,我们读书更应如此,做到“边读边思,思中见疑方为进矣”。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善于“思疑”呢?
首先,要循“路”而思。只有循作者的思路而读,才能“识其真”,“司其神”。例如《菜园小记》作者的思路是“以小见大”,即以菜园种菜为线索,通过叙写有关种菜的几件小事:种菜的准备――种植――管理――收获等。生动地表现了种菜劳动的乐趣,而且将它放在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去写。这样既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情操,又表现了抗战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由此,文章的“真”与“神”通过“循路而思”,自然识悟。
其次,还要“思中见疑”。在“循路而思”的同时,还要善于提出疑问,才能使理解深化,然而对初读课文的同学来说“无疑可见”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例如教学《竞选州长》一文时,在学生按要求阅读后,老师有意设疑如下:马克・吐温居然成为州长竞选人,而且竞选条件远远胜于对手,为何要放弃竞选?这样退出是否太窝囊了?小说这样结局是否符合人之常情?在老师的设疑下,学生在疑思中又提出了许多疑问:如文中的“马克.吐温”跟作者的笔名相同,是否同一人?为什么?这样写有何用意呢?凭“马克・吐温”的“声望”足以反击霍夫曼之流的污蔑攻击,但他为什么不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在群情激奋中让学生互相解答,进而教师归纳总结,这样“思中见疑”,既读懂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三,议论阶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自学阶段中将自己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表现,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对课文学习目标的理解各抒己见,合作学习。教师在这学生合作学习阶段中,应在“议”字上进行指导。
“议”要倡导。例如《孔乙己》一文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这篇小说贯穿全文的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归纳最确切?应如何理解此字的含义?前一问,在学生的“议论”中很快得到统一,即“笑”字。至于后一问就“异议”纷纷:有的说“笑”衬托“悲”是反衬写法;有的说孔乙己这种“迂腐、麻木”被扭曲了的性格是“可笑”的,他“可笑”的言行正是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的结果。写孔乙己的“可笑”,其实质是对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嘲讽;有的说写孔乙己被众人“取笑”,是嘲讽那些麻木、不觉悟的人们,抨击这个病态的社会等。这样通过“议疑倡异”,读懂了课文,也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再如《白蝴蝶之恋》可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这纤细的小生灵――白蝴蝶,在这雨天飞出来到底是为了寻觅什么?学生的理解不一:寻觅食物;寻觅更广阔的天空;寻觅伴随伤痛而生的喜悦;寻觅实践生命奇迹的机会……只要学生的理解分析合情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第四,点拨阶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由于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有限,对有些疑难问题,学生是无法理解透的。教师对疑难问题要加以点拨讲解,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贯通。
“讲”要务精。因为“三主一体”(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三位成统一整体)教学规律的要求,教师的“讲解”从内容上要求“精”,从目的上看只在“疏导”。要做到既“精”又“导”就要在“讲”字上找准突破口。
(1)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如对《白蝴蝶之恋》末尾一段中“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这一句的理解,学生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点拨讲解: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心爱之物蝴蝶的无限眷恋――什么时候能在再让我看到你用勇敢的身姿,为生命、自然喝彩。再如《故宫博物院》,若讲清“前朝”中的“太和殿”和“内廷”中的“养心殿”的布局及其特色这个重点,就突破了本文“全面的有重点的说明事物”这一难点。
(2)讲解规律,举一反三。例如《晋祠》一文的规律是:①全文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段落层次大多按总分顺序展开。②大多数段落都采用“说明结合描写”的写法。教学本文时要抓庄这两个规律,选择其中一两个典型段落进行讲解,以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其余段落,这样就易理解,读懂本文。
第五,巩固、延伸、创造阶段。这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对阅读对象进行审视、评价,或据此为联想、想象的依据,重新塑造,形成新的属于学生自己的艺术形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这一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与认识,分享学生情感与认识。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应在学生“练”字上适时进行引导、指导。
“练”要重移。所谓“移”,就是知识的迁移,它是化知识为技能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读”、“思”、“议”、“讲”指导中接受书本知识进行巩固强化。例如我让学生从听觉角度去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学生凝神静听,果然从字里行间听到了词人早年欢乐之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如:我让学生用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番“桃源美”。有位学生这样描绘到:“这里的桃林美,你看:桃林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些语句就是由课文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演绎出来的。这样一练,课文文言语句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实施学教结合课堂模式“五步骤”,同时落实阅读教学读、思、议、讲、练“五字”措施,充分体现了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不错。当然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景进行改变。阅读教学读、思、议、讲、练“五字”措施也不能孤立开来,只有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才相得益彰。“读”是吸收,“思”是深化,“议”是关键,“讲”是疏导,“练”是拓展运用。我们不能在课堂教学上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花架子”,因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得到了或锻炼了“语文素养”的一方面或几方面。对于语文课,一节好课的标准应是:①“实惠课”,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②“科学课”,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③“特色课”,因学校、班级、学生、教师实际情况而上的课。④“创新课”,因地制宜而别出心裁的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