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光华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意识支配之下完成的,计划性、前瞻性、条件性等复杂因素包容其中。学生参与高考这一行为也是如此,在这一行为中思维与运用的主体――人,是一群有情感、有血肉但缺少经验的学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不稳定,易冲动、易反复、心理素质不稳定。这对冲刺高考极为不利。甚至有部分学生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或者侥幸作弊成功的心理去应对高考的,这就为出师不利创造了条件。事实上,应对高考必须要有沉稳的心理素质,必须打有准备之仗,靠实力去参与高考。那么,怎样去构筑良好的、沉稳的心态呢?我想给同学们介绍下面的几点经验。
一、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源于心中有数。高考前各科教师均要进行2~3轮的总复习,在每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都要踏实认真地与老师配合,切忌浮躁。对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高考考点、考纲、应用能力要求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夯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围绕教材知识体系与运用能力来展开复习。把这些问题都“吃”透了,还有什么心慌呢?万变不离其宗嘛。只要做好这些工作,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激烈的高考战场上我们就能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二、量变引起质变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应对高考中,训练沉稳的心理素质也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才能引起质变。不搞题海战术,但仍然需要在题海上荡舟。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做一定量的高考训练题。不断积累经验、类比分析、归类寻找规律乃至分析错误,从中找出解题规律,寻找答题捷径。在做题的前提下,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前提下,才能引起质变,才能灵活应对高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题目类型。达到了质的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又岂会心慌,一上场就打乱方寸呢?切记不要抱着又怕吃苦,又想取得好成绩的心态去面对高考。
三、要经得起挫折
通常在高考前会有无数次的综合考试,如全国联考、省市联考以及学校自行命题的月考等等。在考试中由于教师的进度与选择复习方式、手段的差异有可能出现学生未涉及的范围,而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中,多数试卷会以题难、量大、面广的方式出现。因此,学生的月考、联考等成绩不一定乐观,甚至每一次考试都表现出不稳定性。面对这种状况,更需要磨炼心理素质,要经得起挫折。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知道,高考前的超强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千斤都能忍耐或胜任,上了考场,面对百斤重担,岂不轻松,又有何心慌的呢?
四、轻松面对高考
对高考,我们在战略上要足够的重视,在战术上要灵活变化,在心理上要轻松面对。既要重视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又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睡眠,还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有些同学总对老师说:“我心慌得很,我睡不着觉”等等,其实没有必要“吃不下、睡不香”。配合各科教师展开的复习,自己要做出配套的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复习,是我们稳定心理最重要的方面。同时,要持之以恒,树立自信心。复习过程中,还要有重过程、轻结果,重耕耘、轻收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以很平常的心态应付高考,反而能促进成绩的提高。事实上,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必然会有良好的回报。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素质,在进行复习和应付高考方面,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时间。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迎接高考,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