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敏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完善,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其目的在于指导、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充分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和创业意识,从而能正确地选择职业或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加入创业者的队伍。
  关键词: 农业类高职院校 创新 创业 现状 措施
  
  一、创新与创业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1.创新与创业的认识不够。
  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校的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机制,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紧,要正常毕业,除了修满规定的学分外,还需要考1―2门的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英语相关的等级证书,所以创新创业的时间非常有限。
  2.创新创业的氛围不浓。
  我校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邀请了多方面的成功人士来进行创业讲座,为促进女生投入到创业者的队伍,专门邀请了创业成功的女大学生来校介绍成功经验,但是学生的创业激情不高。
  3.经费投入不足,手续繁杂。
  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投入到科技创新创业的资金更少,对于老师和学生,目前各种生活必需品比较贵,所以不可能再掏出额外的资金来创新创业;缺乏场地和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必须有相关的手续,各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优惠政策不一致,这就导致了老师参与和指导学生积极性不高。
  4.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能力不强。
  我院学生主要来自于三个层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初中毕业生,小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殷实,毕业后工作基本没问题,只是完成基本的学业,拿到相应的学分,对创新创业没有兴趣,对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很多学生轻视实践技能,忽视团队精神,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5.生源地区的影响。
  我院的学生80%来自苏北地区,经济水平和苏北苏南地区差距比较大,对苏北学生来说,大部分创新创业的资金不足。
  6.家庭经济状况。
  我院小部分学生家庭状况较好,在创业时更加自主,敢于冒险。大部分来自农村,有的家庭贫困,放不开手脚。父母的价值观对学生创新创业有一定影响。有的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学生则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的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学生在创新创业时小心谨慎,害怕遇到挫折。
  综上分析,我院学生创新创业存在许多不成功的因素,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多方位壮大我校学生创业的队伍。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制度。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学工处负责,各部门参与的,各系具体执行的机制,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建立相应的学生奖励机制、指导老师奖励、院系奖励等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专项创新创业经费,加强场地建设,增加设备投入;提供队伍辅导,选拔创新意识强和创新能力强的老师,支持、参与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承担的工作计算工作量,并优先批准专业科研课题。建立各种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展开。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一要将近三年的就业情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及时调整或停止招生;二要在课程建设上,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三要在专业教学上,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上,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采用模拟、仿真和到校企合作的单位去,在具体的岗位上锻炼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上岗能力;四要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团队,多提供专业教师到企业、到专门的实训场地去锻炼的机会;五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培养计划,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发挥情感对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3.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
  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创新创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条件,邀请成功者介绍经验,特别邀请我校毕业的成功创业学生做专场讲座;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橱窗、板报等,进行宣传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各系组织对应专业的服务部,让学生自行管理。
  4.加强学生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规划。
  各院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体合作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动员学生参加校、省的职业规划大赛,通过职业测试、角色建议等方法,在自我评估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职业方向,确立创业创新目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了解更多的创业知识,从而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5.加强创新创业资金投入。
  院校建立专项资金,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增加设备投入,拉动企业给予赞助。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目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是关系到每所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长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走从创新到创造,从创造到创业的成才之路。我校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立足南通、面向江苏、放眼长三角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召勇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方法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韩增芳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