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搞好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敏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精心组织 独立自主学习 正确指导 精选内容
新课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易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好形式。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合作学习呢?
一、精心组织
1.分好组,合理安排角色轮换。
“个人责任”是合作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在合作中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按性别和学习情况及课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可以根据情况而定),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发言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2.要明确活动要求。
每次小组活动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否则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效果。
3.教师要做好点评。
记住组际交流中关键的发言,做好教师点评及关键问题的再探究工作。在组际交流阶段,许多老师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即予以复述和评论,变传统的“一问一答”为“师问、生答、师评”,不知不觉中教师又成了主角。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不加任何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争议,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皮亚杰指出:“正是同伴由于观点不同导致的讨论,有可能使学生实现认知重构,导致认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合作学习,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与己不同的理解,在交流、争论、辨析、接纳、纠正的过程中,实现认知结构的重建。
二、独立自主的学习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必须以每个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合作和探究的前提。每个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带着问题的阅读和思索,生、字词的查阅和书写,作者和背景资料的收集,某个专题的独立思考和书面的呈现。没有这个基础,听和说的交流就是一句空话,因为你将说不出什么,也听不到什么。这一阶段,必须安排较多时间。解决的办法,一是要激励、引导、组织学生充分预习。二是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主要解决后进生预习不充分或不预习的问题。这一阶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动手、动脑,形成书面材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得出: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地独立学习为基础,一旦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合作学习就落不到实处。因为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以自己的见解和认知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达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三、精选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让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某些复杂综合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这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如我在教《水调歌头》时,提出了“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带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根据我投影提供的若干首古代咏月诗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取得了个人独立学习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四、正确指导
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被越来越淡化,教师被“边缘”化甚至置身于合作之外,讨论变成了“放羊”,合作变成了聊天,教师变成了看客,这种合作远离了目标和价值,必然使大多数学生丧失合作兴趣。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所起的调控作用非常重要,这种调控表现为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当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出现浅层次表现化的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打开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思维碰撞闪现火花时,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感受和寻找,并及时给予肯定;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就可以再组织他们开展一些备用活动。
未来社会更需要团队精神,所以,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那么真正的合作学习就不应流于形式,而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一些个人难以完成的或完成效率太低的课题,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答案,最后达到高效地完成任务的目的,并让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而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