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静

  摘要: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它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叙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意义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意义;影响因素
  所谓社会性,就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后,进行社会交往,内:化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进行自我约束及进行其他社会行为时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能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社会性良好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每个人的大脑都一直接受着各种外界信息。这些外界的信息对人的情绪以及情感不断产生着影响,愉悦和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有效地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让全身的腺体工作正常,能促进幼儿健康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社会性发展还能够对幼儿的心智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好,他们的自控和适应能力会很强,也容易和别人相处,在情绪方面、心态方面、和自信心方面都能够更加得积极。他们表现得更有毅力,承受打击的能力更好,在面对挫折时,他们能够勇于承担,努力克服。
  (二)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和情感的需要
  ,
  儿童从刚出生,就开始了社会性发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生物性需要以及社会性需要两种,其中的社会需要就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需求,如认知需求、劳动需求、交往需求等等,这些当中很多都体现了幼儿的情感需要。而作为客观存在世上的人,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在和人的交往中,个体就获得了社会性,取得了社会中的各种规范、知识体系、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等,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三)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学前认知的需求
  幼儿的兴趣是认知的源泉,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都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并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和事物,幼儿就和社会有了交流和沟通。但是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和成年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幼儿的主体观念形成这个过程当中,不能让幼儿简单地去接受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或是直接进行社会规范和规则的记忆,是要对这些事物做出了解后,再进行自己的判断,以此来形成自我的认识。因此,越早进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在未来的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培养过硬的素质。
  (四)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
  幼儿人格的发展同样和社会性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观古今中外,教育学家一直都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当成幼儿教育的重点。如陶行知先生就指出,人在6岁以前是培养人格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的教育做得好,那么以后的人格培养就要容易很多。在法国的幼儿教育中,他们也认为幼儿教育要将幼儿向社会中引导。让他们在和同伴玩耍以及在另外的一些活动中来充分进行对自己的认识和环境的认识,然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禁止过度的情绪化,排除自身的攻击性,了解人际关系的处理,知道如何和别人进行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人类的很多社会特征都是在基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为遗传学中对大量的双生子做出研究,基因对某些人格特征的影响相当大,比如说主动性和有友善性等等。但是基因对气质和人格的影响要比对胜利和认知特别是智力的影响弱。有一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9岁的幼儿在认知和胜利发展方面受到基因的影向显著,遗传的影响超过了50%,而社会特征表现出来的遗传影向只有36%。
  (二)环境因素
  “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这些孩子在家中地位优越,备受宠爱,所以娇生惯养,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关心他们人、任性自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可能对她们的交往产生一定障碍,减少这些孩子和别人交往的机会。因此环境因素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又主要包括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1 幼儿园环境
  在幼儿早晨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幼儿园中的每一个人,就开始对幼儿产生影响,如果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之间能进行亲切的交往,建立良好的感情,同伴之间能够进行平等、互助地学习和生活,就能够让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2 家庭环境
  在任何人的心中,家庭总是占有很重的位置,在幼儿的心中也不例外,幼儿的心中有很强的归属感。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幼儿获得归属感,产生愉悦的情绪,让幼儿更加的自信、更加的活泼,状态也更加的积极。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幼儿教育意义,利用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各种可利用的手段,做好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最终达到幼儿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龙凤双语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