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永华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提出明确探究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教师a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衔接四个方面来阐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明确问题;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学生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有明确探究的问题
  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探究的问题是关键,没有明确的问题学生就无法探究。因此,在探究活动实施中首先应该对提出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问题呈现进行研究。例如:在学习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节的内容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明确的探究问题:
  (1)知道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吗?
  (2)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4)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是什么?
  问题明确了,那么如何呈现出来呢?这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如果一下子把问题出示在黑板上,学生肯定感到太多,因而产生厌倦感。于是我就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为了引出“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一问题,我首先让学生摁住自己的脖子说话,然后我接着问:“你们有什么感觉吗?”学生回答:“喉部有震动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老师点击鼠标)出示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发生的?通过震动而产生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明确问题并愿意进行探究。为了引出“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关于声音传播的视频,再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提出的问题。
  二、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探究式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从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浙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册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的内容时,我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1)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工具(镊子),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2)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课本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通过观察、猜测、动手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认识花的主要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样人人参与,积极动手动脑,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3)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讨论的学习活动中,得出结论:完全花的结构都具有花被、雌蕊、雄蕊、花萼;(4)通过观察几种不同类型的花的图片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图片,再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能知道两性花与单性花的区别,知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三、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获得、技能的提高、情感的培养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其过程,利用相关资料作为论据解释探究问题。因此论据充分与否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搜集并分析资料尤其是要帮助他们学会确定、选择搜集所需要的有关资料,这样才会使探究学习更有成效。例如:浙教版第一册第二章第四节《观测太空》时,布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一些与太空有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结果学生的热情很高涨:有的同学找到了一些图片、有的搜集了一些文字资料、有的拿来的是观测太空的工具(虽然有的不能用)。这样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对学生们搜集的资料进一步整理,选出那些需要的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应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解难释疑的方法,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衔接
  分析、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学习形式,只有对材料和问题的各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所收集的材料才具有意义,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使观点被强化,认识得以提升,情感被激发;才能使探究学习更有质量。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合作、探究问题,运用对比方式进行分析、寻找规律,从而发现新知识、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教师再适时进行引导,使探究活动引向深入。(1)教师要认真研究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研讨思路要明确,问题要准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2)分析、研究的行为方式要有吸引力,学生要积极的参与。(3)环境要宽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鼓励,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进行思想碰撞,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解决问题。(4)在研讨中教师应及时抓住生成性问题,及时点拨。分析问题要注意辩证性,实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关键,教师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引导、指导。
  总之,如果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探究式教学,将会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
  [2]小学科学教学参考.浙江教育出版社.
  [3]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作者单位 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开元学校小学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