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利民
摘 要:师生互动教学不仅要求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和氛围,尊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要求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转换课堂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最终实现有效的互动,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就成为我们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正好能体现这种教学效果。所谓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之上相互作用的教学。该模式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因人而异,按照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互动变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下面略谈几点教学互动的浅见。
一、课堂上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习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参与者。课堂的教学本质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但是要实现这种教学,教师首先要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师生关系与学习氛围。
既然是要互动,那么就需要交流,所谓交流就意味着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要平等的对话,教师在地位上也要由以往的“居高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中间席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成为益友之后,才能体现出良师的风范。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指指点点,发号施令,要摆正心态,平等的对待学生。其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乐于接受学生的建议,肯定学生的思路。这样不仅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还能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以及为塑造学习的信心创造良好的条件。当然学生对教师也要表现出积极、尊重、配合、信任的态度来进行学习,这一方面还有待老师长期的教育引导。因此,实施互动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耐心,特别是针对在学习上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善于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自尊心。
二、互动学习中尊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重要的保证
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为,情感的交流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意志和认知活动。因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所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的首要条件。在互动中,教师的一个会意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等,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愉悦、成功心理。无形之间就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们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尤其是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通常,教师在设置习作话题的时候,主要是以关爱、亲情、节约、助人为乐、环保意识等题材为主。显然,这些话题都是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情况的,这些话题中所产生的情感色彩会让学生很自然地流露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写一些小作文、周日记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
三、互动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激励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多一点激励,努力使课堂激情澎湃,引人入胜。
明代的学者王明阳对此早有论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俗话说:“欲取之先予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求好、向上之心,关键是教师的点拨和激励艺术。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主动的有意识的褒扬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个体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一个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的老师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爱戴,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课堂中。
语文本身就是“活”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只要是言之有理即可。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位学生,为其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充分地参与学习中的读、写、想、思、疑等独立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多向”的信心交流,通过这样师生双方的交流、教与学,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发展、自我的构建。
四、转变师生观念,适当地转换自身的角色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课堂上的掌握者、控制者,为了要安静的讲课以及维护课堂上的秩序,一般情况下学生是不可以“胡乱”发言的,学生只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学习;若是学生的某些建议被教师拒绝,不仅信心受挫,还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自主性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构建师生的互动关系是必须的。
在构建师生互动关系之下,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课堂角色。在一堂有效时间内的教学,始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引导者,不是控制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互动的环境、要提供互动的机会;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支持学生互动,在互动中不断地给予学生帮助。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一切以学生为主”。在互动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思路,还要全方位的服务于学生。通过被动的“教”要唤醒学生自主的“学”,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时候,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阅读题:第一,通过阅读该篇文章,找出文章中对环境描写的词和句,并且还要深深地体会这些描写在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第二,在文章中要找出具有中心意义的语句。第三,针对文章加点的字,借助工具书进行注音、解释。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亲自动手、动脑、动口,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新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学习,这样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还能实现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面对新课改,老师作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真的与课堂融为一体,学到真知识。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就得采用多种方法、途径来实现。若是在课堂上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那么不仅能达到教学目标,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戴选梅.浅议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4).
[2]谢劲松.语文课中的师生互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0).
[3]陈英英.漫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J].职业,2009(8).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长屿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