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刁兆慧
笔者近日分别观摩了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朱娟老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履伟特级教师的公开课,内容都是人教版高二哲学课中的价值观的有关内容,都是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的课,两位老师都是采用几个探究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的,但探究的角度各不相同,由此引发了我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的一些思考。本文尝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角度去探究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一、落实的现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如下规定: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受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特征和政治学科特点,及政治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价值观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落实,跟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学生有时候不愿意参与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讨论;学生隐瞒自己真实的价值倾向;学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只作为学习内容,而不作为自己行为判断标准;受原有价值观影响对高中政治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质疑等等。
二、存在的误区
新课改推行到现在,从教的方面考虑,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仅仅提出了概括的原则和目标,如何将这些原则和目标具体落实于课堂上,并没有统一、规范、明确的指导。教师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于课堂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不少误区: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不强
(1)过于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把三维目标不作为整体落实,把其人为割裂;为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忽视政治知识与能力,实际上学生知识与能力越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也越科学。
(2)教师代替学生总结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分数本位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多数教师重视知识的再现与应用,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代替学生总结价值观。这种替代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没有使学生在体验、反思、践行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化
笔者在一些新课程公开示范课看到,课堂上设计了很多活动,如讨论、辩论、自由回答、小品、演讲、小组竞赛。课堂非常热闹,眼花缭乱,但是政治课的科学性、思辩性只流于形式,也背离了政治课学习的方向,不利于学生求真求实、科学精神的养成。
3.认为通过教师“灌输”、阅读教科书,学生也能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有不足之处:其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展程度受政治教科书内容或者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水平限制。其二,学生理性思考和求真精神得不到发展。因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体现,学生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极大多数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学生价值倾向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发生变动。
综观上述种种现象,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方面: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没有适当创造学生的学习需要所致。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驱力。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设计并展开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
三、解决的策略
1.满足学习需要
(1)教学设计依据学习需要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一般指课程标准、单元要求、教学建议等要求下科学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就学科教学方面而言,教师除了“内容标准”、某地区“教学建议”是由专家制定以外,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自己的课时目标。如在进行《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时,根据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而且只有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价值;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回报社会,回报他人;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放在集体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教师制定自己的课时目标就要分析学生学情,结合课程标准制定课时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分享、自主等形式来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课堂教学依据学习需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基础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学生的学习动机由需要激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利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技能通过学习过程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而新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改善其原有的学习基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①满足认知需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认知需要,是指学生想要掌握学习的知识技能,阐明和解决学习问题的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更多认为是大而空的理论,除了应付考试以外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要从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入手,把价值观的落实贯穿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把生活与政治学科理论相结合,实现生活与理论的和谐相融,从而使学生感受政治学科不仅有实际应用性,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增强对政治学科知识的信任,在“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3]同时,知识和技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得越透彻,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得也就越科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履伟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课时教案的设计中采用了借知识技能的学习来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
探究:
材料一:2009年12月8日,一个美国领导的科研小组发布一组照片,显示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契吉尔,一只成年北极熊正在猎食一只北极熊幼崽。科学家发现,北极冰层变薄,让北极熊无法觅食,饥饿的公熊竟然转而残杀小熊或是同类来填饱肚子。而北极冰层变薄,与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直接相关。
材料二: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当前大气当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中国只占余下20%里的一部分。同时,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中国有13亿人口,当前人均排放只是发达国家的1/3、1/4甚至1/5。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排放的另一面是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受发达国家1/3、1/4甚至1/5权利的想法。
问题: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请你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角度,分析这次大会的各种争论?
陈老师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为背景材料,旨在让学生从知识入手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先从中探究出对应的知识,即:正确的价值取向应当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事实判断),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而在探究获取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有已有知识作铺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材料和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表明陈老师的选材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从满足认知需要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认同了这一价值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②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自我实现需要,是指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从而获得相应地位、威望的需要。随着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种种情况对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内化为高中生自身的需要。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4]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完善自我。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显性德育课程,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塑造年轻一代的心灵,[5]可见,政治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政治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现自我中把个体需要上升为社会性需要,认同并接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创造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的对象是指向学习,“当需要未能获得满足时,会产生一种欠缺感……学习需要一旦产生,就会激发人的行为。”⑥为此,教师应当善于将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需要。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学习需要首先产生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生来就有的一种探索新异环境和操纵新奇客体的需要。对于学习者而言,好奇心大多源自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学习者解决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有一定距离的问题。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与现有认知结构存在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学习兴趣最大。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例:在学习《意识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某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试举出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哪些反应表现?
学生纷纷列举:植物向阳,岩石风化,动物的反射等等
教师进一步设问:②这些反应与人的意识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了想了解真相的学习需要,为知识点把握奠定了基础。
(2)设置学习目标,激励学习需要。学习目标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无疑有强烈的学习需要。学生持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对动机的影响是不同的。
目标是指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通过设置各学科的学习目标和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出明确的规定,利用外在的引力,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水平的高低受人们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影响。学生明确了目标,若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目标所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因此,在给学生定目标时,必须因人而异,注意适度。
例:在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框题时,某重点中学政治教师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目标:把握实践的含义,领会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领会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这种事先明确目标的做法,对于学习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目标明确了,学习需要也会随之产生。
(3)利用“期望效应”,引发学习需要。“期望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由教师的期望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符合期望的效应。教师若对学生存有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就会影响学生的言行,被期望学生的表现反过来又影响教师,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期望的实现。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倾注情感,如赞许的点头、肯定的眼光、令人喜悦的手势等,教师对学生的热切期望和信任,就会像“随风潜入夜”的“好雨”一样,默默滋润学生的心田,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必然导致学生良好的发展。
总之,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就做到了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在落实价值目标时就不会显得一厢情愿、无的放矢,在政治课上注意创造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就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僵化的说教,我们的课堂才会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创生的天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04实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大辞典(第5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裕武.略论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及其教学改革.太原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
[5]张庆远,宋载铭,吴先正.班主任大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市栖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