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专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林

  信息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而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这一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中专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首先是中专生源的文化素质不高,计算机基础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其次是计算机又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它不但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也具有实际操作的复杂性。这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是件比较辛苦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努力才能学有所获。作为现在的中专学生,正值青春时期,基本上都是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影响下成长的一代,一般对计算机有较高的兴趣,都比较喜欢计算机操作,特别是上机操作。但对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不想上理论课,只想上操作课。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理论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阻止了他们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有一部分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必须首先要解决当前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二、唤醒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创新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以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为前提的。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原动力。良好的心理态度则是学习的催化剂。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科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脑、MP3、移动电话、智能家电、网络、游戏、动画、办公处理甚至是天气预报等等,无一不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们足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义,进而也可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运用学科特点,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的要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三、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和个性发展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创新的“新”就在于强调和他人的不同。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创造力是非常关键的。学生的个性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和挖掘,并加以鼓励。譬如,有的学生偏好程序编写,有的偏好动画制作,有的则偏好硬件,甚至还有些偏好游戏,这些都没有好坏之分,而恰恰是多样性的体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相关的领域得到充足的发挥。哪怕是玩游戏(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游戏制作和测评人才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有的学生个性内向,不太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也不必刻意地对他们有太多的要求,可以课后再多和他们沟通,这样效果会更好;而有的学生却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他们喜欢钻研一些小难题和小技巧(例如,通过修改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表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以便在同学面前适时“卖弄”。针对这一类型的学生,笔者通常都会故意留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他们完成,这样做不但可以让他们更加投入,也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学习欲望,并以此形成互帮互学、相互赶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实验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是一个实践性,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培养中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强调通过教学实验和上机操作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完成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验,一旦完成了各项目标,在学习中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如模仿性实验教学,尝试性实验教学,独立性实验教学,熟练性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实验教学,都要将实验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查漏――再实验,循环往复,螺旋式深化,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升创新品位奠定基础。
  五、创新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自己要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设计成能由学生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设计的“任务”要满足下列条件:(1)该任务过程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2)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3)该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4)任务完成过程有一定的综合性;(5)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自己克服;(6)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是否达到教学目的进行评价。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中专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必然不断翻新,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将越来越丰富,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
  河南南阳市宛东中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