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塑造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助推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新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最容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相应的品德、智力、个性和能力。这一时期,影响孩子道德发展的主要是父母。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孩子会初步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的道德虽然是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但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对其一生的影响却至关重要。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那么,他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获得顺利发展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在幼儿时期的教育,父母的道德修养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一、父母本身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人在他的幼儿时期,接触最多的是他的父母,父母也是他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期是在他的幼儿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道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孩子的父母,而孩子父母对孩子道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认同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缺乏认识客观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对父母保持一种较强的依赖心理。父母的言行无论对错,孩子往往都认为是正确、积极的东西加以肯定。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往往会成为孩子的道德标准。现在很多孩子在被问及最喜欢什么,最羡慕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都毫不隐讳地说:“最喜欢的是钱;最羡慕吃得好,穿得好,能走后门;追求的是有钱有权。”事实上,金钱和权力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陌生的,而这些孩子却对如此陌生的金钱和权力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无疑是孩子对父母倾斜的价值观的认同。
2.示范作用
模仿是儿童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在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父母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传导给自己的孩子,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恶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3.导向作用
幼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教育来塑造。父母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对孩子肯定与否定、赞赏与斥责、奖励与惩罚,孩子也就逐渐地接受这些认识,并变为自己的某种认识和习惯,从而表现出或优或劣的道德行为。比如孩子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父母表扬孩子富有同情心,孩子以后就会有可能做出更多的有同情心的行为;如果父母责怪孩子,认为不应该拿自己的家的钱给别人,孩子以后关心照顾别人,为别人付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道德素养形成起着塑造作用
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常见的教养方式有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放任型和过度保护型等。
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是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过多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常常因为心疼孩子而迁就他。接受这种家庭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不知勤俭节约,很难体谅别人的难处,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否定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多是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否定多过于肯定,管教过于严厉,对孩子只有惩罚而没有引导。长期以来,接受这种家庭教育的孩子多是显得缺乏自信、多的是自卑、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多的是做事畏畏缩缩、文明素养较差。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则多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这样的家庭教育既控制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又有正面的教育引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放任型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了解较少,甚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不闻不问。这样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缺乏来自家庭的道德规范教育,同时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
过渡保护型家庭教育把孩子圉于家长的控制之下,经常按照家长的意志为孩子做出安排,事事包办代替,这样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缺乏独立性,不知勤劳节俭,不思进取。
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的道德品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对家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各种教育方法要吸取积极有益的部分,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计划更周密,方法更科学。
作者单位:
河南淮阳县实验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