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改\新理念在政治课堂的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兰巧利

  摘 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从前有很大不同,但是新的理念与实际有效的教学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政治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探究、创新和自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新理念 政治课堂的落实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从前有很大不同,这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新的理念与实际有效的教学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呢?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好机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要开展好、落实好新课程、新理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新理念,走进新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就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后来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形式多是教师问学生答。这些浅层次的问题虽然解放了学生的嘴巴,但没有真正开启学生的心灵。如何开启学生的心灵?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多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因此作为初中的政治老师应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授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提倡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问问题要讲究方法,或者层层深入地问,或者举一反三地问,或者正面问,或者反面问,进一步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熟悉新教材,开展新课程,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新教材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二年级的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应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和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教育教学因素,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对教材有系统、完整的理解。我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知识链。其次,对每一课所教的内容应该有仔细的研究和思考,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育教学因素。比如:我在教学“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时,教材用一整页出示了几幅关于生命的价值实现的画面,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不注意观察思考,也就是让学生就图说图。其实通过挖掘教材的教育教学因素,我发现通过这几幅图,学生所能够学到的远不止这一点。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的行为教育。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闪烁着奉献的光辉,体现着人生的价值。这样一来,更能充分体现教材的意图,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得到丰富,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诠释新课程,授人以渔
  新课程重视让知识联系生活,而新颖的教学设计本身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要充分扩展教材,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授人以鱼。在学习过程方面,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怎样记笔记、怎样复习、怎样阅读、怎样答题、怎样总结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教师不仅仅要教,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不仅仅要满足于学会,还要指导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新理念的实质意图。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整个教学,运用教学的规律、原则和艺术设计教学环节,大胆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临潼区栎阳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