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鱼就是鱼》说开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奚建祥
摘要:教育绘本《鱼就是鱼》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走进课堂的,他们会用过去的经验、知识来解释现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接受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引导学生体验知识。
关键词:建构主义 遵循学生认知系统 相似理论
读李欧・李奥尼的童话故事《鱼就是鱼》,感受颇深: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
《鱼就是鱼》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鱼根据青蛙的描述,对每一样东西展开了想象,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了调整――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人,鸟是长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鱼就是鱼》的故事被誉为“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和形象的注解”。建构主义理论家把这种行为归结为情境对人的影响:“知识的意义不完全取决于符号,而是存在于情境之中。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建构知识的意义的。”鱼隐喻学生,青蛙隐喻老师,奶牛、人、鸟隐喻教学内容。而随时随刻“鱼人”、“鱼鸟”、“鱼牛”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有时看似谬之甚远的阅读感受,应该有一份理解。教师更不能把自己的解读想当然地等同于学生。因为,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鱼就是鱼》告诉我们,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在这个“已知”的基础上发现“未知”,进而能够解决“未知”,循序渐进,曲径通幽,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财富,更是一架阶梯。
拿我们的阅读课来说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解读想当然地等同于学生的解读。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感觉教师的提问过于细化,个中原因,或许是害怕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许是害怕课堂教学偏离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于细化的提问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教学过程中,如果遵循了孩子本身的特有的认知系统来设计教学,或是尊重了教师本身的认知系统来设计孩子的学习过程,那将会事半功倍。
我在上《推敲》一课时,为避免这种束缚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做法,我没有提问,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再在班级里共同讨论,结果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我大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读懂了,贾岛是在一个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夜晚去拜访李凝的。
生:我读懂了,贾岛找他的朋友找了好长时间,很不容易。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我从“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一句读出来的。
师:读得真仔细,还能有自己的思考,真不错!(学生的兴趣高了一些,许多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贾岛和李凝是很要好的朋友。
师:你怎么会这样想?
生:因为不是很好的朋友,怎么可能找了好久,甚至找到了深夜。
师:有道理,你想得更深入了。
生:我还能体会到,李凝居住的地方很偏僻。
师:哦,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因为贾岛找了那么长时间才找到。
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贾岛诗中不是说了,是“幽居”吗?
师:“幽居”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幽静而又偏僻的住所。我还记得《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第一句就是这样写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居住的地方很少有邻居,通往门口的小道上长满了草,但诗人的心情却是很悠闲自在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都有点佩服你了。
生:我觉得贾岛写的这首诗,就是他当时看到的,亲身经历的。
师:是呀,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文章的写作离不开生活,凭空的想象,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生的体会,给了我启示,鼓励学生基于自我经验的个性解读,也是学生建构自我意义的实践层面的尊重。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激发起与文本的“冲突”并产生“对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实,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我们的解读和思考变得丰厚和立体。
相似理论认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的认识常常要依赖它的存在,人们头脑中贮存的相似块不是静止的,它与新输入的信息联系相互作用,并组成新的相似块。
相似理论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相结合,架起了文本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桥梁,使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更贴近,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将头脑中的相似块与阅读文本之间交融、结合并产生新的相似块。在个性化的阅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升华,保障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我解读与自我建构,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已,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是否能成功,必须要与大脑内早已贮存的相似块是否相匹配,学生一旦将阅读的信息与原有的信息迅速地组合成新的相似块,激活并进行重组,形成新的体验。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设计了以下一个环节:
师:谁愿意来做爸爸,我做汤姆。师生表演。
师:爸爸,好大的一条鲈鱼!生:(迟疑片刻,马上反应过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师:凭什么放掉!这可是我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呀!生:因为离钓鱼的时间还差2个小时。师:不就是两个小时吗!又没人看到!这是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生:没人看到也不行!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定!师:“规定规定”,“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生:你怎么能这样!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你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吗!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
师:真的一定要放?
生:必须要放!
师:那我放了啊?(作放鱼样)
生: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在课要结束时,薛老师又设计了: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此时,学生又成了“汤姆”,丰富的体验使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欣然提笔,一挥而就。
从薛老师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必须把他人的体验当作自己的体验来对待,把它并入自己的相似体验框架并依据这个框架进行主体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事实表明,成功的教师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中善于运用相似理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把课文的局面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者的生活经历。
基于“鱼就是鱼”的理解,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是并存的。我们的教学既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更是学生亲历经验和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者,也是新旧知识交接的平衡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多元审阅,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拓展资源,唤醒引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国韬,杨雪梅,王淑娟.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4]薛法根.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