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是一个啃不动的“硬骨头”,但又不得不去嚼碎了慢慢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现状,对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进行方法指导,这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运用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进行方法指导,让课堂架设从积累到运用的桥梁,给予学生积累运用的有效策略,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163-01
  一、语言文字积累的现状
  (一)盲目课外阅读,不要求
  提到积累就想到课外阅读,大量无效的课外阅读,尤其是现在市面上书目繁杂,有些艰涩难懂,有些语法不通,错误百出。家长老师只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学生选择甚至指定课外读物,学生面对这些“精神大餐”索然无味,造成学生读不透,读不懂,读完忘完,课外阅读毫无作用。
  (二)任性做摘抄,不规范
  摘抄没有格式,学生自由的乱抄一气。很多学生的摘抄本,格式凌乱,没有规范,书写潦草。归根究底,教师本身对摘抄本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只是喊着读写结合的口号,形式化的增加一本本子。读是为了写,积累是为了写作,而这个凌乱的摘抄本上的内容,学生根本无法应用到写作之中。
  二、语言文字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教材内容,内化语言积累
  一提到好词好句,许多老师立刻想到课外书。然而我们都知道,在考试的时候,一本书中格外强调的几个词几句话是重点,如果把一本书全划进重点,那么也没有重点可言了。积累最好的素材就是教材。如《天安门广场》一课里有许多四字成语,尤其在最后一段描写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时,接连用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等描写颜色,以及华灯齐放、礼花飞舞、翩翩起舞和纵情歌唱等描写节日热闹氛围的词语,在这里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先让学生读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些词语想象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是一幅什么景象。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一边说可以一边展示相应的图片,学生在被图片惊艳到的同时,词语也已经深深映入他们的脑海。
  (二)精致课堂教学,边积累边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你感受到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想说什么?”等,这是很常见的教学手段。而当教师调动起学生感受之后,却又匆匆结尾。在日常生活中,情感的发生,观察和积累,都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当学生的情感和积累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让他们把情感表达出来,把积累运用上,这才能书写出最恰当、最贴切的话语。课堂是从积累到运用最有效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如《天安门广场》一课中,在指导完最后一段的背诵后,天安门广场热闹的氛围和生动形象的词语还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时提问: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学生立刻变得活跃,语言也都生动起来,甚至于有些学生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还有许多学生也将刚学到的词语用上了。这就是运用摘抄本的最好时刻,让学生拿出摘抄本,把刚学到的好词收录进去,然后用上这些词写一写印象中最热闹的场景。最后再给学生时间,在全班分享或与同桌分享所写的热闹场景。课堂上这几个词,完成了积累到运用,同时也指导了摘抄本的运用方法和对摘抄本的反馈。而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找一个积累的点,一课一得,真正学会将积累运用到语言中,架设从积累到运用的桥梁。
  (三)引导课外积累,强化运用方法
  课外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無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在课堂上,教师就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分析,好在哪?怎么用?通过课堂上对教材内容的内化与运用正是对课外积累的引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后在进行课外积累时,让学生根据课上的过程,每读一篇文章,找到其中最打动人的部分进行积累,及时在下面进行运用。这种有方法的课外积累才能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积累中运用语言。积累和运用两者密不可分,只知道积累,那么只能是读死书,永远不能进步。因此,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架设从积累到运用的桥梁,边积累边运用,从而做到认识语文,运用语文,热爱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