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卫吉红
【案例背景】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实施改革的推行,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新课改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那么,如何在课程中有效地引进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把历史教学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选材施教”。
【情境描述】
在上人教版必修3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第一班上课是一个气氛还算活跃的班,按照预先的设计,我把本课内容及重难点都作了详细、深入的讲解,自我感觉还不错。但底下的反应冷冷清清,甚至昏昏欲睡。下课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沮丧,问题出在哪呢?经过问卷调查和反思,再结合新课程理念,决定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及建议写成剧本,让学生按照他们这个年龄段熟悉的语言给剧本填写内容,接着在课堂上公演,没有参加演出的学生边看表演边思考,看完表演后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下面看一段材料: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但是,社会也潜伏危机。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西汉的稳定。
师:西汉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面对新问题,就需要制定新的大政方针,而大政方针的制定就需要思想理论指导,用什么思想作指导呢?汉武帝召集贤良学士问策。各派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前准备)请四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其中一个扮演汉武帝(生1),另三位各扮演当时的法家(生2)、道家(生3)儒家(董仲舒(生4)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及理由。
生1:众爱卿,今天让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
生2: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生3:陛下,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辉煌。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道家思想为妙。
生4: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即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生1:董爱卿,你可知我朝眼下大患?
生4:臣略知一二。
生1:董爱卿,具体说来,如何对策?
生4:如欲加强中央集权,应实行“春秋大一统”,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统。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的一统保证政治上的统一。一个国君的统治是受于天命,君王的权威不可动摇,此谓“君权神授”;皇帝必须听命于天,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以达天人和谐。否则,上天必降灾异以示惩罚,这就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至于人臣、子民。应遵守“三纲五常”,以达人际的和谐。
生1:何谓“三纲五常“?董爱卿,你快快说来。
生4:“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君臣、父子、夫妻,若能人人遵守,大倡孝道,必天下太平,繁荣昌盛,君王的地位永固。
生1:董爱卿,你的思想很好,但朝廷如何贯彻这种思想呢?
生4:陛下,我认为应该分三步,第一:下令废除儒家以外的一切思想。第二: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规定的教科书教育学生。第三:朝廷应用儒家思想的标准选拔人才,任官授爵。
生1:你的思想主张甚合朕意,马上给朕起草诏书昭告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而在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学理念真正改变,教学行为才会跟着改变。新课改的一个精神就是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要求教师不能全面放手,所以,如何有收有放地融洽课堂气氛,选用的活动形式要求恰到好处。
1.对教材的取舍和活用选材。这一节课,把课本的重点知识编成一个短剧,在课堂上当场表演。短剧的语言由学生自己编写,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流行的词汇,学生比较熟悉,也可以较快地融入到短剧中去,而对短剧表现的深层知识由我把关,防止学生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次短剧,语言诙谐幽默,表演生动活泼,课堂气氛较为融洽。当场学生可以从短剧中直截了当地理解了新儒学的含义、内容及实践措施,用一种轻松的笔墨重新设置了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大家参与的热情。
2.对学生的引导。新课标的另外一个精神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引导,让其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节课我设置了很多问题,有封闭性的,也有开放性的。看现场学生的反应发问。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层层设疑,深入浅出,加深学生的理解。
3.对于学生的回答,采用赏识教育。激励大家上来回答问题,有回答的一般都给予肯定性鼓励,回答错误也会先肯定大家的勇气,再进一步引导其思考,加深理解。这就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引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作者单位:
山西襄汾县实验中学?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832.htm